数字支付时代,人均持卡量持续攀升,不少银行卡在完成短期使命后被长期闲置,这些“睡眠账户”不仅占用银行系统资源,更暗藏电信诈骗等安全隐患。近期,全国多家银行启动新一轮睡眠账户清理工作,那么在青岛地区,各家银行对睡眠账户的具体界定标准是什么?市民又该如何应对?
账户“沉睡”标准各异
睡眠账户的界定标准如同银行设置的“闹钟”,时间长短因行而异。在中国银行,6个月无主动交易记录是条明确的分界线。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账户将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虽能收款却无法出账。工商银行同样以半年为限,将无资金流动的账户纳入睡眠管理。建设银行则会将三年未有动账且余额为100元以下及零余额一年无交易的账户纳入休眠状态。
作为本土金融机构,青岛农商银行的界定标准相对宽松:连续三年无交易且余额不超过10元的账户将进入睡眠状态,而零余额的闲置账户则会被清理。“被清理的账户将无法使用,若想重新使用需到网点办理相关手续。”该行客服人员介绍。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账户清理后资金安全”问题,多家银行明确回应:只要账户内有余额,均不会被自动清理,资金安全不受影响。
指尖轻点唤醒“沉睡”账户
“换工作后旧工资卡一直闲置,最近想用时发现被冻结了,还好手机银行就能激活,不用跑网点。”李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随着数字化服务的推进,青岛多家银行已开通线上唤醒渠道。工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若银行卡已绑定手机银行,用户可直接在线上完成睡眠账户激活。青岛农商银行则推出视频银行激活服务,需在工作日的业务时段办理。不过,大部分银行依然要求客户本人携身份证、银行卡至柜台办理激活。“这既是对客户资金安全的负责,也是风险防控的必要措施。”一位银行柜员解释。
如何预防账户“沉睡”?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工作人员支招:开卡后可留存一定活期余额用于日常消费或投资理财,也可绑定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增加使用频次。目前多家银行推出支付立减、券包赠送等首绑活动,如交通银行太平洋借记卡微信首绑可享6元立减金,京东首绑能获128元券包,既实用又能有效保持账户活跃度。
一键查询名下账户
“手里的银行卡越办越多,早就记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张了。”市民王先生道出了许多人的困惑。
如何查询本人名下的银行卡及状态?多家银行均表示,客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任一网点,即可查询名下所有本行银行卡的状态、余额等信息,但不支持跨行查询。
对于跨行查询需求,青岛市民可通过云闪付App“一键查卡”,查询范围已覆盖包括18家全国性银行和475家区域性银行,24小时内就能获取个人银行卡综合报告。
“查询结果让我很意外,名下竟然有12张银行卡,有些早就忘了办理时间。”王先生通过“一键查卡”摸清了自己的账户情况,“报告列出了每张卡的开户银行,方便我精准清理闲置账户。”
在行业专家看来,睡眠账户管理具有三重意义:既唤醒消费者闲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又释放银行系统资源,更重要的是防范睡眠账户可能带来的电信诈骗风险。 徐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