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查查最新信息显示,11月6日,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集团)完成一系列重大变更,涉及核心人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三大核心维度。
第一,董事长由张兴起变更为陈明东,黄舰、刘立佳、康益敖、潘秀君等7人退出董事职务,新增董事高自建、王健根、于剑;第二,海湾集团的注册资本从50677万元增加到221616.26万元,增加了170939.26万元;第三,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生了变更。变更前为: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资产运营及投资;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资产策划;资本运营服务;工业工程设计、设备制作、安装、维修、包装服务;国内商业、贸易(国家禁止的除外);进出口贸易等。变更后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业务培训等。

根据企业官网显示,海湾集团始建于1947年,其前身为青岛市化工局,是由青岛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市直企业集团,也是青岛市大型化工集团和重点骨干企业集团,系中国化工500强企业,集团资产总额186亿元。由海湾化学、海湾精化、青岛碱业、海晶化工、双桃精化等二十余家控股和参股企业组成,经营领域包括基础化工原料、无机盐、无机硅化物、精细化工、农用化学品、建材等。主力产品更是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汽车、机械、纺织、印染、轻工、建材、农业等诸多行业。
从股权结构来看,青岛海湾集团由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投)100%持股,而青岛国投是由青岛市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市属国企。
回顾海湾集团的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里一直位列市直企业行列,时至今年5月,《青岛市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正式印发,明确要通过实现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优势产业的集中集聚,显著提升国资国企“10+1”产业发展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
随后海湾集团的“市直”身份也发生了改变,7月份,青岛市政府发布公告称,海湾集团不再列入市直企业管理,其100%股权被划转至青岛国投,成为了青岛国投的二级企业。

此番一系列重大变更中,关于“换帅”与董事会大换血,根据官方履历显示,新董事长陈明东,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今年6月30日,青岛政务网发布一批人事任免。其中,此前担任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的陈明东被任命为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而根据此前的公开报道显示,在履新青岛国投后不久,陈明东就已开始兼任海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了。
此外,海湾集团的董事会也整体换新了。根据企查查公布信息显示,张兴起、黄舰、刘立佳、康益敖、潘秀君等8位原董事会成员退出海湾集团董事、监事行列。新增了3名董事,高自建、王健根和于剑。
公开履历显示,高自建,曾在海湾集团任职多年,目前担任海湾化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健根,此前曾在青岛城投集团任职,担任城投集团外部董事;于剑,此前多年则一直任职于青岛国投,现任青岛国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而关于“大举增资”,此番海湾集团的注册资本由5.07亿元增加至22.16亿元,增加了约17亿元。
据业内专家介绍,一般而言,企业增加注册资本的目的主要包括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项目或研发创新、引入战略投资者、展示自身经济实力、满足资质与合规要求以及提升企业形象与市场竞争力等。目前海湾集团尚未披露此番注册资本增加的原因,但在获得新一轮注资后,极大的可能是将有新的发展动作。

关于企业经营范围的调整,根据企查查最新信息显示,变更前海湾集团的经营范围为: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资产运营及投资;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资产策划;资本运营服务;工业工程设计、设备制作、安装、维修、包装服务;国内商业、贸易(国家禁止的除外);进出口贸易等;而在完成变更后,海湾集团的经营范围则明显收窄,变更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业务培训等。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变更标志着这家老牌国企在深化混改与战略转型道路上正式迈出了关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