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向这片充满善意的领域,利用公众的爱心,通过虚构慈善项目、伪造公益机构等手段实施非法金融活动,严重侵害了捐赠人权益,也动摇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民生银行烟台分行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主动提示公益慈善领域的非法金融风险,守护每一份来自社会的善意。
当前,公益慈善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呈现出三大典型特征:其一,“伪慈善+非法集资”屡见不鲜,不法分子以“救助贫困”“关爱儿童”等温情名义搭建虚假公益平台,以“高额回报”“捐赠返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其二,“冒名公益机构”手法隐蔽,伪造慈善组织公章与资质文件,通过线上众筹、线下募捐等渠道骗取钱财;其三,“慈善投资陷阱”更具迷惑性,以“公益项目股权投资”“慈善信托高收益”为噱头,诱导爱心人士参与非法金融交易。
为帮助市民有效识别并防范此类骗局,民生银行烟台分行总结出“三查两拒”的实用技巧:一是查机构资质,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核实对方是否为依法登记的正规慈善机构,凡无登记信息者,务必提高警惕;二是查账户信息,正规慈善捐赠应通过机构对公账户进行,凡要求转账至私人微信、支付宝或陌生银行卡的,必为骗局;三是查收益承诺,慈善的本质在于公益而非盈利,凡宣称“捐赠能赚钱”“投资慈善零风险”的,皆属虚假宣传;四是拒绝陌生链接,不点击不明来源的“慈善募捐”链接,不下载非官方“公益APP”,以防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五是拒绝冲动转账,遇到“紧急捐赠”“限时投资”等催促转账的情况,应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切勿因“爱心焦虑”而盲目操作。
公益是社会温暖的底色,不容非法金融的玷污。民生银行烟台分行呼吁广大公众,在参与慈善活动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机构资质,切勿轻信“高收益”“高回报”等虚假承诺,共同守护慈善事业的纯净与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