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载波 300183.SZ)发布2025年半年报,根据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下降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2.46万元,与去年同期的5720.54万元相比,骤降76.36%。
东软载波上半年的业绩“双降”!加上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锐减88.32%,显示出其在日常经营中面临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东软载波成立于1993年6月,其前身为青岛东软电脑技术有限公司,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营业务,专注于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提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更致力于载波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与拓展,是国内载波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0年,东软载波正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于2011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曾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称号,旗下拥有8家子公司和3家分公司,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据悉,在国家电网第一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中,东软载波累计销售芯片超过2亿颗,占据市场近40%的份额。
不过,从2025年上半年报来看,东软载波的营收和净利“双降”,清晰地揭示了公司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其核心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业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东软载波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呈现出“一降两增”的分化态势。其中,曾作为公司业绩压舱石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列产品,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2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65%。东软载波在报告中坦言,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通信单元和电网终端产品的市场招标量减少,同时竞争厂商日益增多,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产品销量同比下降。这一变化不仅直接拉低了东软载波的整体营收,也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该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减少8.58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集成电路和智能化两大业务板块则表现出良好的增长韧性。2025年上半年,东软载波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12.81%,尤其是在白色家电、锂电池管理、电动工具等领域的收入增长显著,大客户订单保持稳中有升。智能化板块更是实现了48.04%的高速增长,收入达到3387万元,公司重点推广的智能照明方案在多个场景成功应用,有效提升了该板块的收入规模。
然而,尽管两大新兴业务板块表现亮眼,但其营收规模合计仅占公司总营收的约35%。它们的增长尚不足以抵消占总营收超过64%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业务下滑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最终,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46%,归母净利润更是大跌76.36%。
面对内部的财务压力和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东软载波选择以更大力度的战略投资来谋求破局。
2025年5月,东软载波公告,宣布在佛山市南海区成功竞得一宗产业用地。根据半年报披露,该地块的投资额为1.82亿元,将用于建设大湾区智能电力装备创新谷。东软载波表示,此举是为了落实公司的双总部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与拓展能源互联网与智能化业务,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这一布局,公司计划重点发力新能源、储能、数智化、智能制造等新兴业务,力图打造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