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青岛位列第11位!《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出炉

2024-05-31 10:05 作者:任晓萌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近日,《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出炉,公布了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榜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位居榜单前十。青岛位次与去年持平,位列第11位。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泽平宏观

人才更偏爱哪些城市?

纵观该榜单,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一线城市京沪深广依旧稳居榜单高位。这种人才吸引力与城市综合实力挂钩,城市越发达、产业越兴盛,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的舞台和机遇也会更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也会越强。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连续多年第一,由于薪资优势明显,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人才保持净流入,近几年排名占据榜首;上海市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蓬勃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来沪,人才吸引力指数与北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已经连续第四年名列第2位。深圳、广州近年位次稳定在第三、第四位。

不过随着年轻人就业观念的转变,近年来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也正在慢慢降温,人才聚集速度逐渐放缓。新一线城市反而越来越吸引人才,人才净流入占比回正。

2023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至1.2%,但依旧是净流入排名前三位的城市。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杭州的产业发展迅速,再加上宜居的环境和相对较高的薪酬,对人才持续释放极大的吸引力。

成都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提升0.3个百分点。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引才留才生态构建较好、宜居品质高等。尤其是成都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全域布局“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求职毕业生仅凭面试通知就可申请最长一个月免费入住,对青年人才不断释放友好信号,也着实起到了“引凤来巢”的效果。

南京人才持续净流入,且占比持续保持稳定。近年南京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1%。此外,2018年南京实施“宁聚计划”,后续推出“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等,并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南京市人社局数据,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超150万人,在宁高校毕业生留宁率从之前的20%,提升至33%左右。

苏州地处长三角腹地、距离上海最近,是资源外溢最大受益者,且制造业立市,提供大量岗位吸引人才,近年来苏州人才呈净流入趋势,

武汉人才集聚主因为积极推动“百万大学生留汉”等引才留才政策实施,落户门槛继续放宽,接近“零门槛”,落户开放度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大。2023年,武汉重点实施“英才计划”等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来武汉就业创业。此外,作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三的城市,武汉留汉人才明显增加。2023年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0.6万人,超额完成“学子留汉”工程计划(每年10万人)。

无锡继去年首次荣登前十榜单后,今年蝉联第十位。人才流入无锡主要因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且为与同梯队城市相比,无锡工资较高,生活成本相对较小。根据无锡市政府数据,2023年6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融合集群被评为省级发展示范,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此外,在引才政策方面,无锡出台“太湖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引进、培育六类产业发展重点人才,制定工作补贴、薪酬补贴、安家补贴等各项福利政策,并不断更新迭代。同时“以赛引才”,针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开办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海内外人才等。2023年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无锡连续第5年荣获“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连续第4年荣获“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青岛位列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第11位

本次公布的榜单中,青岛位次与去年持平,维持在第11位。

近年来青岛聚焦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出台一系列引才利好政策,强化人才招引力度。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2023年前11个月,青岛市首次来青青年人才总数达16.94万人。

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近年来,青岛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放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启动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并不断放大对企业引才的支持力度,对于用人单位招收毕业生的,给予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一季度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1659万元,稳岗扩岗2732个。同时,不断优化企业就业岗位与人才供给之间的匹配度,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启航扬帆”行动,开展“就选青岛”系列校园双选会,提高市场热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仅一季度就为青年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岗位2.8万个,收取简历5.7万余份。

“拓岗”稳就业之外,青岛也瞄准人才供给端不断提质增技。强化就业服务供给,构建衔接校内外的全周期服务模式,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完善促进灵活就业激励保障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与此同时,青岛还广泛开展“提技能就好业”专项活动,推出“微技能培训夜校”“社区公益课堂”等特色培训活动,面向青年群体开设互联网营销师、视频剪辑、AI、形象设计等专业,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能力。对于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毕业生等困难毕业生,离校前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提供“一人一策”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信息,确保联系服务率100%、帮扶就业率达100%。

不仅如此,青岛还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5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财政给予全额贴息,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符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最高申请99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从政策覆盖范围、贷款额度等多维度实现“扩容”,进一步鼓励青年群体创新创业。

此外,在人才政策方面,青岛近年来持续推进“人才强青”计划,对包括“未来之星”、青年人才等在内的各类人才群体明确提出分层次精准施策;推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19条”“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20条”等政策,涵盖青岛人才的各项服务保障以及创新创业、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支持激励措施。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大力推广“青年优居计划”,建成83家“青年优驿”,为青年人才来青就业创业免去后顾之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