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持续释放政策“暖意”,找准融资“痛点”,全方位整合银行、保险、资本市场、股权投资和担保征信等各类金融资源,构建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正成为金融支持制造业向“新”而行的“青岛策”。
记者日前从市委金融办获悉,今年以来,青岛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工业领域重点企业、项目提供特色化、定制化金融服务;深入实施金企对接“春雨行动”,打造“政策体系+金企对接+金融管家+直播宣介+金融问诊”服务模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加多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统计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4662.2亿元,较年初增加398.8亿元,同比增幅11.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
加速释放政策“暖意”
走进位于青岛市董家口经济区的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蓝天白云下,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大型生产装置巍然矗立、高效运行。不远处,15万吨/年环氧树脂生产装置已进入建设收官阶段,即将试车运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进行检测调试。
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强化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丰富金融产品,实施多个专项金融服务行动,针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能建设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今年9月末,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接近90%。
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负责人介绍,国开行密切银政企三方合作,在青岛市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用好再贷款等支持政策,主动对接部委部门推送的融资需求清单,加大企业走访对接力度,“一企一策”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着力为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服务企业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激活产业链“神经末梢”
在莱西市姜山镇,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自动上下料、装配焊接、自动输送等先进设备高效运转,冲压、焊装、涂装及总装车间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公司上下游企业众多,需要建立更加稳定的产业链。
为北汽青岛公司供应核心零部件的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常为资金发愁。“我们给北汽供应汽车模具,需要进行原材料采购,现在订单越来越多,需要更多资金周转。依靠企业自身资质,获得银行贷款有限。”像这样的供应商,北汽青岛公司还有几百家,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传统融资渠道不畅。
面对企业融资“痛点”,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简称“青岛交行”)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调研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推出“快易付”秒放和“智慧汽车”秒放两大产品,直击痛点。
青岛交行为北汽搭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基于与供应商的真实交易,北汽青岛公司向供应商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供应商可以在平台上申请融资,无需申请授信,而是占用北汽青岛的授信。青岛交行运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模型,无需人工审核,即可实现融资款秒级到账。
来自青岛的一家供应商使用快易付融资,上午10点提交申请,10点02分就收到了300万元放款。“以前贷款需要1、2个月,现在瞬间到账,随用随借,额度不限,贷款到期由北汽青岛支付,还款压力小了,资金周转快了,我们能放心扩大生产,给北汽供应更多优质产品。”这家公司负责人说。
针对经销商融资难题,青岛交行与北汽青岛公司开发了“智慧汽车”产品。经销商在系统内提交订单后,交易数据同步至交行。经销商选中订单申请融资,系统根据智能风控模型自动审核放款,资金秒到账,随借随还。
截至2025年8月,青岛交行已为北汽青岛公司上下游企业累计提供融资超3亿元。
3亿元的背后,是北汽新能源青岛公司与上下游供应商的共赢。上游供应商资金快速的回笼,资金周转周期从平均90天缩短至30天,为北汽青岛公司提供了更先进、更优质的零部件,助力产品升级;下游经销商融资效率大幅提升,订单量同比增长65%,带动北汽青岛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同时,青岛交行凭借创新服务,占据北汽青岛公司产业链金融业务份额的60%以上,有力推动了当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构建金企“面对面”新生态
不只是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双向奔赴,通过顶层设计,打建打造金企全方位对接新生态,金融“活水”才能精准滴灌制造业。
今年以来,市委金融办牵头制定印发《“金融+新型工业化”专项对接方案》,联合市工业信息化局举办全市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产融对接会议;市工业信息化局定期梳理我市工业制造业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市委金融办全方位统筹各类金融资源,通过常态对接、问诊解难,确保金融资源流向工业企业的路径更加畅通。
截至2025年10月末,全市开展多层次对接活动634场次,推动银行机构走访对接今年新摸排1952家企业、项目2.13万家次。今年以来,新增授信3775.73亿元、新增提款1527.32亿元。其中,走访对接先进制造和设备更新领域企业4933家次,新增授信668.71亿元、新增放款192.15亿元。走访“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3.5万家次,放款余额3018.04亿元、今年已新增放款1949.55亿元。
此外,青岛积极开展资本市场“助航行动”,联合沪深北港交易所举办2025年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深交所主要领导青岛行、青企香港路演活动等一系列培训,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拟上市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邀请沪深北港交易所专家来青调研20余次,实地走访思锐智能、电科思仪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拟上市企业,为企业精准把脉,提供专业指导。
下一步,青岛将锚定目标任务,凝聚工作合力,聚焦工业制造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健全需求摸排、走访对接、定期调度、纾困解难工作闭环,推动银行机构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深化与交易所沟通对接,落实推动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助力全市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傅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