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金家岭金融区。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金家岭金融区依托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实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全方位提高金融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和养老等重点领域的服务质效。
创新引领
作为全市金融服务高地,金家岭金融区已汇聚要素高度集聚、业态多元协同的金融产业集群。立足于此,金融区发挥金融机构主体作用,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引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形成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适配的金融服务新格局。
今年6月,青岛农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这是全国农商银行的首单,也是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的第一笔科技创新债券。
11月10日,青岛城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规模5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成为全市首笔由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一年以内投资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基金出资。标志着股权投资正式落地低成本、长周期的融资路径。
两项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是金家岭金融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能效的缩影。长久以来,金家岭金融区充分发挥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的优势,主动服务、争先试点,加快构建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在多维资本的持续浇灌下,崂山区收获今年青岛首家A股“新兵”——泰凯英。
在养老金融领域,金家岭金融区综合运用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工具,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时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养老产业支持。
10月24日,青岛银行牵头主承销——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金额2亿元的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潍坊)康养发展有限公司康养项目建设及补充集团相关养老产业营运资金,这也是全省首单养老产业债券。
当下,青岛正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该业务的落地是“金融+康养”的最新探索,有助于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养老服务业。
在数字金融领域,金家岭金融区密切关注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的新场景落地:打造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的“延迟扣费”模式,发行全国首款数字人民币理财产品。
抢抓数字技术的发展机遇,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加快金融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首批设立专精特新专板的9家股交中心之一,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接青岛市民营经济局“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系统”,将政府培育系统转化为金融培育目标和资源,高效挖掘中小微企业“好苗子”。截至2025年10月底,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已集聚全省各级专精特新企业1336家,通过“绿色通道”累计支持26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转板上市。
资本赋能
青岛作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强龙头”,正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此进程中,金家岭金融区以金融服务的“含金量”,全力托举产业发展的“含绿量”。
2024年11月,金融区首只金融AIC股权投资基金——青岛建信国惠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正式签约落地。
2025年9月,青岛华资智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功落地,规模10亿元,投向半导体及电子设备。
2025年10月,国家海洋大基金的先导基金——总规模20亿元的海洋可持续发展(青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是国家级耐心资本布局青岛的典型代表。
2025年10月,青岛华资鑫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功落地,规模2.6亿元,投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以及优质科创企业。
上述基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海洋健康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有力支持了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低碳经济的核心环节。
多个大规模创投基金的落地,是金家岭金融区绿色金融的最新实践。近两年来,金家岭金融区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供给,创新推出全球首单非金融企业蓝色债券、全省首笔“碳中和”贷款,并在节能项目建设中引入绿色保险机制,落地全省首单附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的绿色贷款,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服务生态。
与此同时,金家岭金融区已连续两年举办绿色金融发展大会,并牵头成立中国创投风投ESG联盟,先后输出多个相关课题成果,为行业标准的建设贡献“金家岭经验”。这一系列举措,正推动金家岭加速崛起为国内责任投资的价值高地,为其承接更多国家级试点示范任务奠定基础。
链接共赢
金融的活力在于流通,价值在于服务。一直以来,金家岭金融区将提升金企对接服务质效作为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效力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重点打造的“链接共赢”生态品牌,着力构建要素集聚、平台联动、服务高效的金融生态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金融区年度最重要的制度性创新。
“我们公司研发的生物活性材料能帮助化疗药物在肿瘤内停留更长时间,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这种活性材料是可降解的,能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患者不必担心副作用。”在金家岭金融区日前举办的“链接共赢”生态平台金融与产业对接会上,崂山区的一家高新企业表达了融资需求,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临床应用,有约500万元的资金缺口。
信用贷款、股权投资、财务规范,在这场对接会上,企业提问,金融机构答疑,双方建立的联系延续至会场外,更多的沟通与合作“迅速发酵”。
为让更多企业在“一张桌上”尽可能获得更全面的融资信息,精准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今年以来,金家岭金融区已举办12场“链接共赢”生态平台金企对接活动,吸引瞪羚雏鹰、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130余家企业及青岛银行、太平财险、中泰证券、国信金控等60余家金融机构深入对接。摸排企业债权、股权融资等需求超6亿元,近30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该平台的成功运作,是金融区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的生动实践,有效强化了政金企三方联动,成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典型示范。
而这仅是金家岭金融区主动服务企业的“冰山一角”。
一直以来,金家岭金融区管委持续深化“金管家”“五问五促”等企业服务制度,常态化联系辖区463家重点金融机构,分行业、分主体、分场景回应多元化融资需求,多渠道拓宽投贷联动、订单共担、仓单周转等融资路径。
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圆桌碰面、登门洽谈以及线上联动,促成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的耦合,成为市场高效运转的催化剂。
展望“十五五”,金家岭金融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构建“一核一带多园”的金融产业空间布局体系,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集聚、功能优势互补叠加,努力实现辐射带动能力更强、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对外开放程度更深、生态服务体系更优等四大维度的系统性突破,将金融区打造为区域战略服务“资本港”,产融协作创新“策源地”,亚洲财富管理“强枢纽”和品牌特色鲜明“新标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丁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