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联手“中科院系”,青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公司注册成立!

2025-11-12 10:34 作者:广夏 来源:青新财经
分享到:

企查查APP显示,11月6日,青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具身智能)在崂山区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张云翰,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由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三家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0%、40%、20%。

根据注册信息显示,新成立的青岛具身智能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创业空间服务;科技中介服务。

新公司的三大股东之一——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10月24日,注册资本1亿元,由青岛数据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属国企)与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崂山区属国企)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双方分别持股70%、30%。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公司定位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致力于打造青岛市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服务平台,核心业务布局包括技术底座构建、生态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服务等。

另一大股东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多模态大模型领域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2024年,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第三大股东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密传动及伺服驱控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精心研发与制造。根据企业官网介绍,截止目前,该公司在精密传动、驱控及智能制造领域已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注册商标2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50余项,并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了多项国家及团体标准的编写。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扩展至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先后荣获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获得过国家多项重要资质认证。

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共训练场

当前,全球正迎来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作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具身智能机器人更被普遍认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颠覆性平台。瞄准这一关键点,青岛正致力于打造北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不久之前,青岛正式建成并启用了一所“专业学校”——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共训练场。据悉,这座国内首个聚焦制造、家居、康养、海洋特色场景的具身智能训练平台,未来就将由新成立的青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按照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该训练场计划每年生成3000多个小时多维度训练数据,开发50个以上具身机器人技能,孵化50项以上软件著作权,促进50个以上产业场景实现机器人落地应用,赋能下游100个以上机关、高校、企业数智化提升,强力推动青岛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的构建与发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