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理退保”黑产日益猖獗,扰乱金融秩序,给金融消费者和保险机构带来了诸多危害。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依托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面对非诉代理退保黑产不断升级和日趋复杂,有效搭建金融消费者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高效助力纠纷化解,共同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案情介绍
(一)误入“代理退保”陷阱,发生纠纷
2020年,Q女士为自己和家人投保了多份人身保险,累计缴费6万余元。2025年8月,Q女士看到网上“代理退保”的宣传,称能“全额退保且快速到账”,便联系了相关人员。在“代理退保”人员的唆使下,Q女士向公司提出退保,并声称保险销售人员存在误导销售行为,要求全额退还保费。保险公司接到申请后,多次与Q女士沟通,可Q女士受“代理退保”人员影响,态度强硬,拒绝与公司正常交流,由此产生纠纷。
(二)多元调解介入处理,化解矛盾
鉴于Q女士的情况,公司启动多元纠纷化解程序,向青岛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申请介入,调解处理。调解中心会受理后,迅速安排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开展工作。
调解员首先分别与Q女士和公司沟通,全面了解情况。Q女士表示,“代理退保”人员告诉她,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不好,她的保费能全额退回,而且自己确实觉得保险合同有些条款晦涩难懂,所以才相信了“代理退保”。公司方面则提供了Q女士的投保资料、投保时的录音录像以及与Q女士的沟通记录,资料显示销售人员已向Q女士详细讲解了保险产品,Q女士也签字确认。
随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先向Q女士详细解释了保险合同的重要条款,结合录音录像,让她清楚了解自己的投保情况。同时,向Q女士揭示了“代理退保”的风险,告知她“代理退保”人员往往会收取高额费用,甚至可能导致她失去保险保障。
最终,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工作,Q女士认识到“代理退保”的危害,也明白了保险产品的保障作用。公司考虑到Q女士的实际情况,与她协商后,为她全面细致的讲解了保单相关内容,并安排专人跟进优化服务。Q女士对结果表示满意,双方纠纷得以化解。
二、案例分析
“代理退保”纠纷的产生,源于“代理退保”黑产的误导以及部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不足。本案充分体现了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的优势,由专业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参与,能够客观、公正地梳理事实,在法律和规则的框架内,引导消费者认清“代理退保”的危害,同时也促使保险机构优化服务,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保险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
三、风险提示
(一)提高风险认知,远离“代理退保”
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认清“代理退保”的本质,切勿轻信“全额退保”“快速到账”等虚假宣传。遇到保险相关问题,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正规途径解决,避免陷入“代理退保”陷阱。
(二)合理运用多元解纷,妥善处理纠纷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解决保险纠纷提供了高效途径。当遇到保险纠纷时,消费者和保险机构都应积极利用这一机制,通过专业调解,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妥善解决问题,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