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打造“倾心消保”工作品牌用心用情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09-09 14:22
分享到: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坚持以“四新”工程为引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下沉,用心用情守护基层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探索构建县域金融消保工作模式,稳固筑牢县域金融消费安全屏障。

“倾心消保”有温度,创新服务模式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聚焦金融消费者实际需求,从服务机制与品牌体系两方面发力,让金融消保服务更贴合群众需求。通过搭建“倾心消保”工作室、公布金融投诉渠道、解决人民群众诉求、规范投诉处理环节,确保群众诉求“接得快、办得实”。同时开展消保业务沙龙与服务创新研讨活动,整合辖区金融机构资源,组建“消保讲师团”与“金融消保志愿服务团队”,实现服务精准触达与权益有效守护的良性循环;围绕“倾心消保”服务品牌,构建“倾心宣教”“倾心服务”“倾心守护”“倾心创新”四大板块体系,推出“长辈模式”“白话销售”等适老化、便民化服务以解决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金融服务痛点。今年1-8月份,“倾心消保”工作室已受理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案件374件,其中调解成功206件,涉及金额4891万元。

退休教师王某亮通过“消保码”获得预约服务,实现退休金专业理财规划,为晚年生活加装“安全锁”。黄岛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守护资产、呵护幸福”活动,提供分类资产配置规划服务,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规避诈骗陷阱,获得公众好评。

“三网融合”促协同,构建多维体系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公安局及银行保险机构,创新建立“金融志愿+基层网格+公安警格”三网融合机制,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金融服务与宣教新生态。机制以“人员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办”为核心,依托600余名金融志愿者提供专业金融知识支撑、1300余名基层网格员搭建社区沟通桥梁、72名警务员强化风险防范联动,实现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形成“信息数据联通、矛盾纠纷联调、防范教育联宣、安全隐患联治、走访服务联动、特殊人群联管”的“六个联合”服务体系。自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惠及群众约3万人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上门办理金融业务50余次,开展公益帮扶百余次,显著提升了基层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与便利性。

“这一机制,将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强项与社工部门的组织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高效利用一线力量,满足基层群众的金融需求。”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

“诉调对接”提效率,贯通解纷渠道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青岛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和黄岛区法院,建立“一站式受理-分类流转-司法确认”的诉调对接机制,高效化解金融矛盾,温暖群众心田。支局选派专员驻点黄岛区法院,定向受理金融纠纷案件,实现“纠纷入口统一、流转路径清晰”;同时在全区58家银行机构设置案件调解联络员,负责前期纠纷排查与案件对接,形成“法院+监管+金融机构”的协同解纷链条。该机制不仅大幅提升案件调解成功率,更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与时间成本。今年6月成立以来,辖区纠纷调解工作站组织调解案件共86件,涉及金额约4900万元,切实以高效服务化解群众烦心事。

“我们对调解中心的调解很满意,减免了贷款费用并约定可行的还款计划,为我们节省了诉讼费用和应诉时间,现在可以安心经营生产了。”某机械加工企业主对调解化解纠纷方式非常赞同。黄岛法院民事庭庭长表示:“工作机制运行效果显著,金融案件受理、调解和结案各项数据都较之前提升8%以上,特别是庭前调解成功的案件数量更是比上月增长11.2%,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大大节约了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村村通”破壁垒,打通服务障碍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以“村村通”服务站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黄岛区首个“村村通”服务站在灵山岛揭牌运行,彻底结束了岛上居民“跨海办业务”的历史,标志着辖区基层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支局充分发挥县域一线监管力量的“触手作用”,依托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布设金融消保“村村通”服务站点,将投诉处理、纠纷化解、风险预警、公众教育等功能整合到站点中,引金融“活水”深入田间地头。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布设145个“村村通”站点,严格落实“倾听金融诉求于一线、推送金融服务到一线、化解金融纠纷在一线”的“三个一线”工作标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群众满意的良好金融消费环境留在基层。

“我的养殖设备损坏,需要资金换新的,但出岛办贷款太麻烦,一直未申请到贷款。咱们‘村村通’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帮我提交了申请,没过几天我就收到资金了。”王师傅从事近水产养殖多年,灵山岛“村村通”服务站运行后,快速解决了岛上渔民王师傅的急难问题。

“金育积分”筑根基,织密宣传之网

黄岛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区社会工作部、公安局、金融办、高等院校及32家金融机构不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广泛吸引各类公众群体参与实景教育,多家媒体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在做好重点时间节点的集中教育宣传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常态化教育宣传。其中,支局联合高校创新构建“学生赋能—校园辐射—部门联动—金融培育”四维一体的“金育积分”机制,鼓励高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金融知识宣传获取积分,积分不仅可兑换实物奖励,还被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并获得社会实践学分置换资格。通过将金融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致力构建“学生-校园-社会”联动的金融教育闭环,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整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社会效益,推动金融素养培育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累计组织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000余次,线上线下触及金融消费者100余万人次,发放原创宣传资料1万份左右,线上渠道发布量约1万次,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

小李高兴地说:“我不仅获得了积分,更重要的是金融安全的意识。”某高校学生小李的手机收到一则“高回报理财”的推送信息,通过“金育积分”机制上报咨询该信息,经公安机关核实确属诈骗平台,成功阻止了其他同学受骗。“金育积分”机制不仅传授知识,更激励学生从“受教者”转变为“反制者”,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影响一片”的良性循环,全面增强了校园金融安全的防护网。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