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金价又创新纪录了。”10月14日,国际黄金价格一度达到4143美元/盎司,而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攀升,周生生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已涨至1213元/克。业内认为,这轮金价创出历史新高,其实是地缘风险、政策转向与结构性资金“三股力量”推动的结果。
与此同时,挂钩黄金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水涨船高,成了不少想“沾光”黄金行情,又怕“高位站岗”市民的新选择。
理财产品“含金”量上升
金价持续攀升,黄金理财市场热度不减,产品密集发行。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名称中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已达48只。其中,仅招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理财子公司存续的黄金主题产品就占16只。
从发行节奏来看,9月以来理财公司布局黄金类产品的速度明显加快,单月新成立5只产品。
收益方面,黄金理财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普益标准统计显示,此类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多集中在2.00%至4.00%区间,显著跑赢同期同类固收产品。例如兴银理财一款黄金多元复合策略R3等级产品,收益率高达8.41%。
理财“+黄金”适配稳健需求
为让偏好稳健的投资者也能参与黄金市场,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黄金”结构性理财产品。9月建信理财推出首只结构性黄金理财“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
这类“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核心是挂钩黄金价格,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障碍价格,根据黄金价格与障碍价格的波动关系确定最终收益。简单来说,当黄金价格处于不同区间时,产品收益会呈现不同变化,既保留了对黄金行情的参与度,又通过结构设计一定程度控制风险,契合稳健投资者的需求。
此前,招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机构已先行布局同类产品,且取得亮眼收益。具体来看,招银理财一款黄金鲨鱼鳍系列 R2等级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27%。
展望后市机构长期看好
面对金价高位运行,投资者普遍关心未来走势与投资策略。机构对金价后市仍持乐观态度。高盛集团发布的报告将2026年底的金价预期从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金价涨到4000美元以上,波动一定会加剧,不排除有10%-15%的技术性回调。但从长期角度看,黄金牛市的逻辑还没走完:全球进入“高债务、低增长”的新周期,货币政策难以真正回归紧缩,黄金仍具长期配置价值。
对于普通投资者,青岛一国有大行理财师表示,若为消费需求,如购买金饰等,建议理性,避免在价格高位集中购买;若为投资需求,建议采用“定投”思路,通过拉长投资周期,淡化短期价格波动影响,避免因情绪化追高导致亏损。从家庭资产配置角度,黄金应定位为“防御型资产”,建议其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15%,既能发挥对冲风险的作用,又不会因单一资产占比过高影响整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