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郭振栋做客民生在线,围绕“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郭振栋介绍,今年以来,市民营经济局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秉持“服务冲在前、发展走在前”的工作理念,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目标任务,全面强化“打头阵、当先锋”的责任担当,以改革思维和创新举措,大力宣贯《民营经济促进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联系,齐心协力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青岛样本”。在2024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八,其中市场环境指标位列全国第三,较2023年提升两个位次。
网友:青岛计划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出海”抢单,让更多“青岛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打开销路?
郭振栋:青岛始终把支持民营制造企业“出海”作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出海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破浪前行。
一方面打造高能级展会展示窗口。我们每年精心组织企业参与各类展会活动,如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专门设置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展区,为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展位。今年6月,我们组织1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个特色产业集群,组成青岛代表团赴广州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参展企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集中呈现青岛在创新型产业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彰显工业与科技融合的雄厚实力及高质量发展活力,部分企业现场与合作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另一方面搭建高端对接平台。我们会同市贸促会举办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暨企业“出海”大会,同步开展商超外贸产品采购对接会,让本地优质产品直接对接全球采购商,组织优质中小企业参加高规格展会,既拓市场又学技术。
网友:青岛如何推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科技创新?下一步有怎样的工作安排?
郭振栋:夯实培育基座方面,我们加强部门数据共享,精准挖掘优质企业,会同区市加大培育力度。今年,青岛新公告创新型中小企业1434家,较去年年底增长40.3%;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363家,较去年认定数量增长60.7%;建立“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开展区(市)全覆盖实地走访,推荐171家企业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小巨人”企业认定复核。
提升创新能级方面,我们常态化开展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10场专场对接活动,参与企业500余家次,开展首场“千校万企”中小企业产学研创新训练营活动,组织4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南京高校开展技术对接交流和实地观摩学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建成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75个,今年推荐73家企业参与省级评审。
强化服务质效方面,我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5期政策宣讲,制作2期视频解读,组织400余家次“小巨人”企业申报辅导,首次将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全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推动惠企资金直拨企业账户,目前1.46亿元奖补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扶持企业519家。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干实绩为全市“打头阵、当先锋”作出民营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