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制定近30项XR领域重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提供从整机到关键核心器件的一站式服务
歌尔:全链条驱动,挺进“元宇宙”
驱车行驶在株洲路上,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大楼对面,几栋崭新的白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正是歌尔股份的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所在地。
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邢志峰摄
作为VR设备的核心组件,光学模组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精密光学处理,将屏幕图像清晰、舒适地传递至用户眼前,其品质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沉浸式视觉体验。项目园区内的3号厂房,便是专为VR整机生产关键光学模组配件的核心区域。步入厂房,精密注塑成型、精密量测、先进镀膜、自动化组装测试等功能分区科学排布、紧密衔接。一条条高效运转的产线,实现了光学模组核心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主、高效精密制造。
负责这些光学模组配件生产的,正是今年3月刚在青注册成立的歌尔光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其产线的迅速投产,也成为歌尔股份加速推进元宇宙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不断加码“元宇宙”
坚持“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协同的战略布局,从声学传感器起家的歌尔,如今在声光电领域的多项产品出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歌尔更是在AI与元宇宙产业的融合浪潮中脱颖而出。
时下正热的AI眼镜便是最好例证。凭借其轻量化设计、亲民价格定位,以及语音控制、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多模态交互能力,AI眼镜正逐步从“极客玩具”向普及型智能终端演进,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今年以来,包括谷歌、雷鸟、Meta、小米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智能硬件厂商乃至传统眼镜企业纷纷入局,AI眼镜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歌尔也不落人后。今年1月,歌尔推出了两款AI+显示智能眼镜参考设计——Mulan2和Wood2。其中,重量不到40克的Mulan2集成了音乐播放、电话接听、消息通知、信息显示及AI问答等多重功能;Wood2则通过创新的SiP模组和镜片透明天线技术,实现了小型化与灵活的设计。
从早期在镜框内集成定向扬声器和麦克风等组件,实现听音乐、接打电话等“听见”功能,到如今为眼镜增添摄像头与AI能力,使其迈入“看见”的新阶段……在位于崂山区的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展厅,歌尔在声学、光学以及传感器、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领域的技术演进“图谱”清晰可见。
“高性能传感器及其集成式传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虚拟现实核心光学模组及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一同勾勒出歌尔发展的战略重心——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元宇宙领域。
实际上,歌尔早在2012年便前瞻性布局了VR/AR头显、相关光学器件及外设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公司紧抓元宇宙市场机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围绕入口元宇宙硬件,靠创新赢得先机,争取让歌尔再上一个新台阶。”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这样阐述公司重点战略方向。
如今,歌尔已经可以提供从整机到关键核心器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稳居全球VR领域中高端产品出货量首位。事实证明,在行业波动期,正是歌尔在元宇宙领域坚持布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歌尔2024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对此,歌尔股份解释称,伴随行业需求复苏,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以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智能可穿戴等细分产品线业务均进展顺利。AI技术与智能硬件产品的融合,推动公司精密零组件业务中声学传感器等产品性能升级,产品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持续突破核心技术
行业前沿轻量化设计的AR眼镜,算法响应延迟小于3毫秒的高精度眼动追踪解决方案,可实现双眼8K超高清视觉效果的轻量PCVR……近日,歌尔举办首届创新大会,会上集中亮相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样展现了其在元宇宙产业领域的深厚积淀。
科技长跑比拼的是长期的研发投入耐力。在歌尔,支撑这些创新成果的正是其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歌尔2024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到4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3%。
高投入获得高回报。研发端的持续发力,使得歌尔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
以其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虚拟现实核心光学模组及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为例,项目重点突破虚拟现实光学模组关键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差、清晰度低的行业共性难题,填补了虚拟现实光学行业多个核心技术工艺空白,打造了虚拟现实光学模组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目前,歌尔已推出采用曲贴胶合技术、平面贴膜技术的高显示性能VR Pancake模组,通过对多层膜复合的厂内自制,可实现Pancake清晰度的提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准。
系统审视其创新路径,不难发现,歌尔的技术突破始终紧密围绕行业痛点精准布局。比如,XR设备的重量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轻量化已成为各大厂商推出AR/AI/VR眼镜的核心卖点之一。针对这一需求,歌尔深入布局新材料研究,成功开发出包括碳纤维、镁锂合金、低密度塑料等在内的多种消费级轻质高强材料,其强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设备轻量化提供了先进解决方案。歌尔创新大会上亮相的一系列聚焦轻量化设计的AR眼镜、AI眼镜、VR头显等参考设计均是这些前沿技术的“受益者”。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歌尔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发策略,不仅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更持续巩固并提升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歌尔已累计申请专利34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0余项,专利授权量超21000项。
加速完善产业生态
在青岛,歌尔已编织出一张覆盖研发创新、高端制造、产业协同、人才集聚的立体化网络。
在研发端,除2020年底启用的歌尔全球研发总部外,歌尔还牵头联合17家虚拟现实产业相关单位共同成立了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建设任务。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自组建以来,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开展的同时,持续建设“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综合检测平台”和“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中试验证平台”,在青岛逐步构建起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中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端,歌尔已在青岛特别是崂山区落户多个虚拟现实相关项目。比如,今年3月注册成立的歌尔光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便包括光学仪器制造、光学仪器销售、虚拟现实设备制造、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关键领域。又比如,与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一路之隔的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目前已投产达效。未来,项目全部达产后,有望成为崂山区实现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这一目标的有力臂助。
发挥龙头企业的协同带动作用,是歌尔布局青岛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年来,歌尔与驻青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人才培养、共建实验室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有效打破了创新孤岛,促进了区域内技术、知识、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仅以元宇宙产业为例,截至目前,歌尔通过协同合作,已累计参与制订近30项XR领域重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与虚拟/增强现实领域的创新伙伴携手推动产业发展。此外,歌尔还积极投身前沿技术探索,持续开展重难点技术项目攻关,吸引了不少声学、光学、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加入。
从精密零组件到智能硬件整机,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坚持创新驱动的歌尔,其元宇宙产业版图日益完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