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其中提到,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拆解信贷投放脉络,亮点尤为突出:在上半年新增的12.9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而聚焦于激发市场活力的经营性贷款增量约占住户贷款增量的79%,达9239亿元。
这表明,在政策指引下,金融资源持续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经营主体倾斜。这一趋势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中已持续释放信号。
“地板价”利率引关注
今年上半年,个人经营性贷款市场利率战如火如荼,多家银行的个人经营贷产品年化利率跌破3%的“地板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具体来看,交通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最低年化利率可达2.2%,建设银行针对细分行业客群推出“商户云贷”“首户快贷”“云税贷”“商叶云贷”等小微信贷产品,年利率低至3%。据建设银行客户经理透露,申请需满足企业正常经营、信用良好等基本条件,并持有建行金融资产如存款、理财等。
股份制银行方面,招商银行的抵押类经营贷表现突出。其抵押经营贷利率最低可至2.3%,支持房产有贷款情况下的二次抵押。另一款“生意抵押贷”年化利率(单利)低至2.7%起。
一位国有大行工作人员坦言,当前企业端贷款需求有所减弱,但支持小微的政策力度未减。面对优质客户资源竞争,银行通过发放利率优惠券或定向券,将部分经营贷实际利率压至3%以内。“极优质客户,叠加抵押物和内部补贴,一年期利率最低可做到2.8%。”
然而,这并非普遍待遇。一位股份行人士强调:“低利率主要用于引流。实际审批非常严格,普通客户利率很难低于3%。能享受超低利率的,多为定向邀请或拥有优质抵押物、稳定背景的特定客群。”
高额度长周期优势凸显
在利率优势之外,个人经营性贷款凭借显著高于消费贷的授信额度和更长的使用周期,成为满足企业实质性融资需求的重要工具。
该类贷款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通常需提供房产抵押等增信,资金专项用于经营,其资金支持力度远超个人消费类贷款。以市场部分产品为例:中国银行个人经营贷额度可达1500万元、且期限最长10年。交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授信期最长10年。招商银行“生意贷”额度上限更是高达2000万元。而兴业银行个人综合经营贷最高额度1000万元、单次授信期同样可达10年。
但近期市场动态显示,部分银行个人经营贷产品利率出现小幅回调。例如,招商银行“生意贷”最低年化利率升至3.5%,兴业银行个人综合经营贷利率最低线调至3.65%。展望未来利率走势,市场预期指向潜在的进一步宽松空间。
当前,支撑银行贷款利率环境的一个重要基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近期保持稳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7月2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与上月持平,符合市场预期。
业内认为,这一判断与当前整体融资成本已处于历史低位的现实相符。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约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同比降幅约60个基点。
然而,下半年利率环境并非没有变数。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更有效地提振内需、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复苏,政策利率及LPR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这意味着,未来包括个人经营贷在内的各类银行贷款产品利率有望迎来进一步下调,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经营主体,提供更为充沛且成本更优的金融支持。
多方助力个体小微发展
在政策与市场之外,社会力量正成为疏通金融血脉的第三极。青岛市创业服务协会构建“五平台一中心”服务生态,将资源整合、政企沟通、专业赋能、公共服务、就业对接及风险控制服务环环相扣,为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其金融专委会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深度合作,针对科创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量身定制3000-5000万元信用贷款方案,利率低至3.1%至3.5%,并创新“先息后本+无本续贷”模式,让资金活水持续涌动。
青岛市创业服务协会负责人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们协会助力36家企业获批贷款3.78亿元。”获助企业中,既有扎根青岛的软件高新技术企业,也有生产基地辐射潍坊、江苏的制造先锋,更不乏产品远销日欧美俄的外向型厂商。真金白银的注入,为这些企业“插上了资本的翅膀”。
据悉,未来5年,该协会将实施“六型”策略,打造华北最具影响力的创业服务标杆平台。当金融政策、市场机构与社会组织形成合力,一幅“精准灌溉、活力奔涌”的小微金融生态图景正徐徐展开——这既是稳经济的基石,更是强韧经济未来的希望所在。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