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富中文网最新发布了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此次,青岛共有6家企业荣登榜单,海尔智家、海信集团、青啤、赛轮、双星以及青岛银行一齐上榜。
海尔智家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青岛海尔”),公司成立于1980年代,并于1993年、2018年、2020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690.SH)、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690D)和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6690.HK)。主要从事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小家电等智能家电产品与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牌、方案组合,创造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满足用户定制美好生活的需求。
根据企业年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全球营业收入达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达到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经营利润达到202.2亿元,同比增长15.8%。
海信集团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于1969年,曾用名还有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月改为现用名。旗下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乾照光电、科林电气五家上市公司,拥有海信、东芝电视、容声、科龙、gorenje、ASKO等多个品牌。
根据企业年报显示,2024年海信保持稳健增长,全年营收2153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海外收入996亿元,占整体营收46.3%。
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始建于1903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之一。于1993年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目前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在国内拥有近60家啤酒生产企业,产品远销120个国家,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之一。青岛啤酒目前品牌价值2803.55亿元,位列世界品牌500强。“青岛啤酒”及子品牌“崂山啤酒、汉斯啤酒、青岛啤酒博物馆、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以及王子”的品牌总价值超4633亿元。
2024年青岛啤酒全年实现产品销量753.8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1.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3.4亿元,净利再度创历史新高。
赛轮集团
赛轮集团前身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国内首家集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管理模式于一体的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集团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轮胎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先进的技术推动橡胶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赛轮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赛轮实现营业收入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扣非净利润39.92亿元,同比增长26.89%;轮胎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481.11万条和7215.58万条,分别同比增长27.59%和29.34%,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双星集团
双星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青岛工业“五朵金花”之一。作为国内知名轮胎生产商,旗下拥有青岛、十堰和柬埔寨三个生产基地和全球领先的轮胎研发中心,是近年来唯一一家被国家工信部授予“技术创新”“质量标杆”“智能制造”“绿色供应链”等全产业链试点示范的企业,被称为“中国轮胎智能制造的引领者”。此外作为全球知名的轮胎品牌,双星轮胎也是中国首个价值超千亿的轮胎品牌,位列“亚洲品牌500强”中国轮胎榜首。
根据企业年报显示,青岛双星20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43.35亿元,同比下降6.89%。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3.56亿元。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青岛双星总资产为91.16亿元。
青岛银行
青岛银行其前身为1996年11月成立的青岛城市合作银行,由青岛市区21家城市信用社重组而成。2008年正式更名为青岛银行。2015年12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1月16日在深交所A股挂牌,成为山东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上市城商行。青岛银行旗下共有两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青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青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山东省内还设有17家分行,营业网点超200个。
根据青岛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营业收入134.98亿元,环比增长8.22%;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增速高达20.16%。这一利润增幅在区域上市城商行中位居前列。此外,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达6899.63亿元,青岛银行集团管理的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065.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