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青岛“真金白银”助企“出海”

2025-02-08 10:16 作者:刘兰星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海信在CES 2025的展台。

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企业“出海”迎来新的挑战。站上全球性权威行业展会的C位,阐释新发展理念,放大品牌价值,是企业赴海外参展的初衷。

1月7日至10日,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举办。在这一被誉为全球科技界“风向标”的展会上,“Hisense”为许多专业观众所熟识,海信发布了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其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信芯AI画质芯片在太平洋彼岸大放异彩。

参加境外展会是企业“出海”了解目标市场、争取外贸订单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之一。新年伊始,青岛外贸企业拓市场拼订单,掀起了一波小高潮。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如何营造更有利于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商务局日前下发通知,面向全市外贸企业推荐2025年境外展会300个,并对青岛市企业2025年参加的所有经贸类境外展会(不限于推荐的300场境外展)给予补助支持,以充分发挥境外展会对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作用。

境外参展寻找市场“新大陆”

当越来越多青岛企业以品牌为风帆、科技为引擎,搏击全球化风浪时,具有更高效沟通、更低成本获客的境外展会,成为企业寻找市场“新大陆”的必选项。

近年来,包括海尔、海信、赛轮、中车四方、青岛地铁在内的青岛企业频频在国际展会上“秀肌肉”,用新品首发的仪式感、科技创新的冲击力,“展”获人心。

在德国柏林举办的2024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博览会开幕当天,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CINOVA H2正式发布。行驶全程零碳排放、续航里程全球最长……这一新型绿色轨道交通装备的横空出世,立即吸引了欧洲客商的目光。

在这个展会上,青岛地铁举办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全球发布仪式,并携手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展示智慧运维、飞轮储能、永磁牵引等智慧、绿色领域的创新成果。

此番国际平台的首秀,也标志着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世界级”迈进新一步。

2024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简称“IFA”)举办刚好满百年,在这个全球同类企业的超级“秀场”上,海尔、海信作为中国家电品牌“出海”领航者,阐释了关于产品、场景、生态的自我进化及创新实践。

这些青岛企业“品牌出海”的成功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生动写照。

创新出展为中小企业“导航”

“品牌出海”瞄准的是构建灵活高效的全球价值链,但对于众多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情形下,拓市场、稳订单是当务之急。

市贸促会在长期调研中发现,中小外贸企业赴海外参展普遍面临展位数量紧张、位置较偏、搭建效果不佳、宣传推介力度不足等问题,造成参展效果不达预期,但单靠企业自身力量,在客观上又难以克服。

优势产业就是青岛企业“出海”最大的底气,在欧洲、日本等传统市场,“Made in Qingdao”已经有了一定名气,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城市品牌的特色IP,为优势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出海”助力?在反复论证这一想法后,市贸促会在去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出展方式——以“青岛优品”的统一形象设计,为组成“联合舰队”参加专业展的青岛中小企业进行展台搭建,提升青岛企业和品牌的整体形象。

去年,聚焦青岛纺织服装、轮胎橡胶、食品饮料三大产业优势,市贸促会会同市财政局选择三个海外展会项目首次设立“青岛优品”展区,向主办方申请较充足的展位数量、较有利的展出位置,由财政资金支持,提升展位搭建、展会现场广告、网络营销推介等方式的宣传效果,务实助力参展企业收获理想贸易实效。

以德国科隆轮胎展“青岛优品”展区为例,共接待新老客户1700余家次,意向成交3.89亿元,同比较上届增长超过300%,成交率和参展实效有明显提升。

这样的创新举措正在向更多中小外贸企业延伸。

日前,市民营经济局与市贸促会联合出台《青岛市助力民营和中小企业出海“青帆远扬”行动方案》,将组织企业参加逾170场海外展会,开展瑞士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年度重点活动,为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当好“导航员”和“服务员”。《行动方案》共四个方面13条工作举措,将帮助青岛民营和中小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降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成本,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青企境外参展可获补助

距离近一步,感悟深一层。只有切身站在世界客商的面前,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去年以来,青岛实施新一轮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在当年印发的《青岛市推进对外贸易稳增提质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货物贸易类展览会实际发生的展位费给予补助。为企业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举措叠加,有力促进了青岛市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保持较好增长态势,2024年,青岛市对欧盟、东盟、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7%、10.2%、9.7%。

近日,市商务局下发通知,面向全市外贸企业推荐2025年境外展会300个。通知对推荐的境外展会目标定位清晰,聚焦青岛优势产业,深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推动电气及电子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等对日本、韩国出口。重点推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水海产品、汽车零配件、家具等对欧美出口。大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拉美、中亚等新兴市场,推动青岛市机电产品出口,提升全市外贸能级。拓展中间品贸易,进一步挖掘化工产品、轮胎、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电子及电器产品等中间品的出口优势。充分利用RCEP协定,扩大青岛市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规模。

推荐的300个境外展会中,山东省商务厅主办10个,综合类8个,消费电子类5个,轮胎及汽配类22个,机械及工业类43个,纺织、服装及服饰类32个,食品、农产品及酒店用品类37个,五金、建材及安防用品类46个,家居及日用消费品类31个,医药、器械及化工类21个,体育休闲类8个,美容美发类7个,宠物用品类6个,玩具及婴童类6个,新能源及环保类18个。

在支持措施方面,市商务局将对青岛市企业2025年参加的所有经贸类境外展会(不限于通知推荐的300场境外展)给予支持,对实际发生的展位费给予补助,单个展位补贴60%、最高2万元,每个企业同一展会最多补助2个展位,每年最多申请5个展会。

不难看出,这些接续实施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着当下外贸企业“面朝大海”发展的心声。在“出海”过程中,能否从已有的青岛品牌企业全球化表达的范式中汲取精华,塑造更多青岛品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青岛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正是激发更大想象、产生新时代共鸣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面向全市外贸企业推荐2025年境外展会300个

目标定位清晰

●聚焦青岛优势产业,深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推动电气及电子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等对日本、韩国出口。

●重点推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水海产品、汽车零配件、家具等对欧美出口。

●大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拉美、中亚等新兴市场,推动青岛市机电产品出口,提升全市外贸能级。

●拓展中间品贸易,进一步挖掘化工产品、轮胎、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电子及电器产品等中间品的出口优势。

●充分利用RCEP协定,扩大青岛市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规模。

支持措施给力

●在支持措施方面,市商务局将对青岛市企业2025年参加的所有经贸类境外展会(不限于通知推荐的300场境外展)给予支持,对实际发生的展位费给予补助,单个展位补贴60%、最高2万元,每个企业同一展会最多补助2个展位,每年最多申请5个展会。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