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青岛:首航低空经济万亿赛道

2024-06-20 16:55 作者:姜亚玲 来源:青岛财富圈
分享到:

6月17日,一架运载了1.3吨樱桃的塞斯纳飞机从青岛慈航机场滑跑升空,经过3.5小时的飞行抵达北京,标志着青岛北方区域首条低空物流航线测试工作顺利启动。

同日,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发布了“低空领航者”行动计划。联盟将从技术发展、产业标准化、商业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链接各方优势,助推低空经济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引擎。

而此前一天的6月16日,小鹏汇天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小鹏汇天旅航者X2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完成首飞。

2024年,在政策推动下,叠加产业、资本共振,低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加速从政策、技术、规划转化为项目、产品和场景,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新引擎。

01、打造新引擎低空经济发展加速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包含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部分。

当前,世界各国正采取多种举措加快低空领域布局,借此引领城市空中交通革命。与运输航空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通航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除顶层规划之外,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随着政策的明朗,全国已有17个省市将低空经济的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地方政策共同发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02、布局新赛道政策产业资本共振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谁能抢先布局低空经济赛道,谁将在下一个十年的城市竞争中实现领跑。

《方案》提出,到2030年,国内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而4月1日赛迪顾问对外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的增速更快。预计到2026年,国内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低空经济无疑是继半导体、人工智能之后的又一重要产业机遇,江苏、山东、四川、湖南等20多个省市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和生态打造,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期。

广东是国内发展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无人感知产业体系。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

此外,《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成通航机场1-2个,垂直起降点200个以上。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早在2020年,深圳、广州等地已开始对低空经济布局。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时的科技等一批eVTOL初创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求发展机遇。

从近3个月各地政府招投标项目来看,低空经济订单涉及整机及零部件、规划设计、管理系统、运营等低空经济的主要环节,产业趋势落地节奏明显超预期。

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形成一个个有力的催化节点,在政策产业资本共振下,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拐点,进入发展元年。

03、带动千亿产值青岛竞逐低空经济

基于良好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青岛低空经济规划和起步较早,建成平度慈航等4个跑道通用机场和近200个直升机起降点,形成了较完整的通航产业体系。并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占据先机。

2022年,青岛出台了《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通用航空产业的支持力度,围绕“发展通航制造产业”等八个方面予以扶持,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及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飞行器制造是低空经济最热门的赛道之一。近几年,我市引育了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相关制造企业。直升机制造以空客H135直升机总装线为龙头,已集聚重点企业5家,年产值约3亿元。固定翼飞机制造以万丰钻石DA50飞机制造项目为龙头,目前拥有全球订单近百架,已集聚重点企业16家,年产值约50亿元。无人机制造产业以工业级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军用高速无人机及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为主,重点引育了亿航智能、远度智能、欧森、瑞智飞控、中航智等无人机制造企业,已集聚重点企业12家,年产值约30亿元。

低空经济要想“飞”起来,还需要建立类似于地面路网的低空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2023年10月,青岛市大数据局启动“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建设,率先制定国内第一个无人机全域统筹政务飞行服务目录,建涵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交通执法、河湖巡查等城市治理场景应用的全域低空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让大量的民用无人机有序飞行。目前,以云世纪“优凯飞行”的飞行计划申报审批、飞行数据报送功能为基础,青岛正在打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应急处置和协同服务。

为构建半岛地区全空间无人物流体系,平度慈航机场联合顺丰,以慈航机场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胶东、辽东半岛环渤海湾低空物流运行圈。根据规划,今年将开通至全国各地低空物流航线5条。

青岛拥有完整的通航产业体系,强大海洋产业基础,优越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海域空间,先后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低空旅游示范区等低空经济试点。

相关人士预测,如果能够在政策引导、空域规划、资金支持、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力度,引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运营企业,构建低空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协同发展,未来低空经济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创造千亿产值。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央行大消息!6月LPR按兵不动

2024-06-20 16:54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