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债这么难抢吗?”“凭证式没买到,电子式也没抢到。”日前,储蓄国债“秒光、难抢”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
“从今年3月、4月储蓄国债发行情况看,总体平稳,但确实存在局部的供需矛盾。”4月22日,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4月10日至19日,2024年储蓄国债(电子式)第一期和第二期正式发行。此番发行的两期电子式国债最大发行总额为450亿元,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2.38%,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2.5%,最大发行额为225亿元。
据悉,储蓄国债(电子式)不仅可以在网络端销售,也可以在柜面销售。当网络“拼手速”难以成功,线下国债销售情况如何?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此前以投资者身份电话咨询多家银行北京地区支行时了解到,储蓄国债(电子式)销售火热,发行首日销售额度被迅速抢光。
李先忠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4月份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从柜面销售看,多数银行销售时长超过2小时。网上(手机)端因可同时容纳更多投资者购买,销售更加集中,部分银行网上(手机)端出现了瞬时的供需矛盾,32家银行的网上(手机)端销售时长平均约半小时,但是有两家银行销售时长持续不到1分钟,基本上是秒光,另有7家银行是6分钟内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储蓄国债(凭证式)也经历了一波销售热潮,彼时,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受到中老年投资者热捧。
“在3月凭证式储蓄国债发行过程中,某大型商业银行北京分行首日总体销售进度是70%,每一期国债销售一共是10天,首日销售进度是70%,但是在北京的466个网点中有14个网点在半小时内售罄,就可能造成在网点柜面排队的部分投资者没有买到国债。”李先忠透露。
李先忠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一是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二是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三是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四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