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多,中山路、大鲍岛等街区部分商户的卷闸门嘎吱作响,开启了西部老城区商圈繁忙的一天;傍晚时分,台东商业街人流如织,林林总总的店铺“烟火升腾”。
美发店、餐饮店、水果店……从街头巷尾到批发市场,各类小店的经营者大多数是个体工商户,他们看似微不足道,能量却不可小觑。作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和大众就业创业的“蓄水池”,在过去一年里,这些量大面广的“小个头”撑起了城市烟火气和经济活力。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新设市场主体28.54万户,同比增长8.69%。其中新设个体工商户17.7442万户,同比增长14.18%,增速格外突出。截至2023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3.640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30.5287万户,占比达到61.1%,个体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回望过往,青岛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合力推出解困帮扶措施,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个体工商户持续发展壮大。
多方联合,激发内生动力
电商、咖啡馆、个人工作室……不经意间,个体工商户已从当初的小吃摊主、杂货铺老板“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成了一个庞大经济群体。
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经营主体,130余万户个体工商户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我们店生意还不错,日销售产品达上千斤。”个体工商户孙丹剑经营的孙记妈咪厨房脂渣店越做越大,她通过视频号和个人直播带货等方式,利用了电商等网络销售的颠覆作用,成为青岛第一批线上引流的实体个体工商户,解决了10多个人的就业问题。
近几年,受外部因素影响,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从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到青岛连续推出的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无一不在为提振个体经济接续施力。
尤其是去年,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二十六条”,多层次、全方位统筹推进帮扶政策,进一步提振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信心,持续激发个体工商户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出减征“六税两费”、落实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政策、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分期补缴政策等措施,切实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聚焦内在驱动力,推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线上商业模式、开展“益小微”行动等诸多措施,助力个体工商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如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银行开展“益小微”活动,走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投放贷款上百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持续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实打实地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
“我深切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重视,税费少了,负担轻了,扶持措施多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孙丹剑说。
个体工商户数量多、活力足,是稳增长稳就业的底气所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所在。以一户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是2.68人计算,青岛130余万户个体户可解决至少300万人就业问题。
优化环境,让个体户“长大”
“来青岛创业办理营业执照,没想到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登记申请的提交。”在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创业者韩女士体验到了“个体工商户极简登记”系统带来的便捷。2023年,李沧区率先试点上线这一登记系统,打破原有根据登记要素逐项填报的模式,对业务逻辑进行全面重构,实现个体工商户“点选式”设立登记,填报内容由72项减少至15项,极大提高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申请效率。
青岛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先手棋”,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为他们厚植发展壮大的土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个体工商户得以“生得出、活得下、长得大”的重要前提。青岛推出优化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登记、优化信用监管、加强涉企收费行为监管、推进“个转企”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个体工商户安心经营、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要在“发展”,重在“促进”,关键在精准精细。2023年,青岛作为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试点,初步建立起个体工商户分类精准帮扶模式。在完成全量分型的基础上推进“名特优新”申报选拔认定工作,62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获得认定,纳入数据库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提高个体工商户总体生存周期、活跃度和发展质量。
2023年,青岛新登记企业10.7337万户,同比增长0.73%,占比37.6%。从优化经济结构层面而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企业在市场主体中的占比。为加快推进“个转企”,青岛实施简易登记改革,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最大规模保留原经营主体的名称字号、行业特征等,精准助力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生生不息,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青岛正千方百计帮助个体工商户克服困难、释放活力,让个体工商户这个“小块头”持续迸发“大能量”、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