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财富青岛”:在重塑与坚守中再启航

2022-02-22 07:29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分享到: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平稳收官,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然开启

“财富青岛”:在重塑与坚守中再启航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3年末的5.9%上升到2021年末的6.6%

■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八年间增长了7.5倍

■法人金融机构总数增长2.5倍

■上市公司数量增长3倍

■金融业全口径税收增长2.5倍

伴随着2021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平稳收官,业界公认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然开启。与此相呼应,2022年,财富管理成为金融中心城市角力“新赛道”的特质更加鲜明。

2月11日,北京发布《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加速集聚优质金融资源。

1月15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上海建设更具影响力、更高水平的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将着力打造“一区四中心”,“四中心”之一的是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青岛作为国内最早深耕财富管理的城市,肩负着探索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新模式和新途径的使命,已经在变局与变迁、重塑与坚守、挑战与机遇中走过了八年的历程,面对财富管理“黄金时代”,将蓄势再启航程。

八年前的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一个国家部委批复设立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此为标志,青岛金融改革正式步入国家战略布局,紧抓这一难得机遇,青岛激活沉寂已久的金融基因,不断释放潜力和活力,以财富管理为特色,重塑城市金融业发展新动能,财富管理日渐成为熠熠生辉的城市金字招牌。

这块金字招牌赋予青岛的,是一个不断进阶与嬗变,活力四射的金融业。

八年潜心磨砺,青岛金融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实现倍增式跨越,在传统金融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以专业资管机构为引领的多元化财富管理机构体系逐渐建立,财富管理服务层级不断拓展,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3年末的5.9%上升到2021年末的6.6%,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八年间增长了7.5倍,法人金融机构总数增长2.5倍,上市公司数量增长3倍,金融业全口径税收增长2.5倍……

这块金字招牌赋予青岛的,还有勇于担当国家战略,唱响金融改革“青岛声音”的自信与执著。

金家岭金融聚集区

八年潜心磨砺,青岛探索形成了“政策孵化、试点先行、成效评估、复制推广”的渐进式改革模式,涌现出100余项具有示范性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国家深化财富管理金融改革积累了“青岛经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的“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试点”、聚焦扩大对外开放的“从韩国银行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试点”、聚焦脱贫攻坚的“政府+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模式”、聚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等近20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这块金字招牌赋予青岛的,更有不断进阶的专业精神,一起向未来的从容与勇气。

八年潜心磨砺,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青岛进一步整合挖掘国家战略优势、区域开放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多措并举搭建适合行业生长的金融生态圈,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更大力度争取先行先试,力求在下一个八年,交出一份彰显中国特色财富管理创新示范城市机构聚集、服务发达、配套完善,更加精彩的“青岛答卷”。

变局与机遇

大变局必定带来无限的机遇。

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式告别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进入深度转型和持续改善。2021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从业规范财富管理》,更是财富管理行业规范化的重要起步,财富管理专业度将进一步提升。

如果以时间轴来衡量,自2014年2月获批至2018年底的几年间,做大做强传统金融业是“财富青岛”的重中之重。2019年至今,财富管理进入大资管时代,聚集更多现代金融资源,力争在新变局中脱颖而出,在新格局中谋求更重要的位置,成为“财富青岛”的决心与雄心。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金融业的新势力——各家银行设立的独立法人理财公司横空出世,被称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理财子公司不仅担负着理财产品更迭,由保本理财向净值型理财转型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升级发展、融资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重任。

也正因如此,包括北上广深等在内的各大城市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争抢可谓白热化,借力“财富青岛”金字招牌,自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三家理财子公司先后落户,青岛与深圳并列成为全国除上海、北京之外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收获了众多城市艳羡的目光。

三家理财子公司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财富青岛”获批八年来尤其是近两三年间,青岛不断加强财富管理市场主体培育,探索出“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带动、地方法人企业壮大实力、专业特色机构业务延伸、配套服务机构有效衔接”的多业态机构聚集模式,丰富和完善了财富管理组织体系,拓展了财富管理服务层级,初步形成了以资管为带动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集群。

自2019年至2021年间,意才基金销售、兴华公募基金、山东港信期货等法人金融机构先后获批设立,青岛因此拥有全部七大类金融牌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截至2021年底,青岛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86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38家。

财富新势力的到来,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与城市相互成就的精彩故事。

光大理财公司

光大理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光大理财管理规模已接近1.1万亿元,同比2020年末的8381亿元劲增近30%。2021年,光大理财在青岛累计入库税收总额超过11亿元,比2020年全年增幅达320%,对市、区两级地方主要经济贡献超过5亿元。

作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全国第六家开业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青银理财成立一年多来,构建了完整、创新性强的产品体系,依托强大的投资研究能力优势,打造“普惠+特色”的理财子公司品牌,至2021年10月末,公司管理产品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投资资产规模近1900亿元,服务超过150万名客户。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多次明确要发挥金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

2021年9月,银保监会结合国家养老或金融领域改革试点区域,选择“四地四家机构”进行试点,即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监管部门选择青岛和光大理财作为试点,既是对“财富青岛”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也是对光大理财产品设计和投研能力的高度认可。

目前光大理财已完成3只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受到青岛市民的热捧,无论销售速度还是募集规模都创下了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最高纪录。

重塑与坚守

中国财富管理的格局正在重塑。

资管新规从落地到实施3年多的时间里,这一被业内认为涉及面最广、要求最严的资管新规不仅使监管标准走向统一,更重塑了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资管行业的格局,督促行业回归本源,并引领着未来资管行业的前行方向,最终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八年间,青岛一直坚守于以财富之水赋能实体经济的初心,引导财富资金通过不同途径流向重点领域。在“财富青岛”的推动下,青岛资金流“洼地”逐渐实至名归,钱“冠”全省。

2014年4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060亿元。其后七年间,青岛每年贷款投放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2021年末,青岛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万亿元,全年新增3024.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4%,增量再创历史新高。

在海量资金的“浇灌”下,“青岛制造”源源不断地从工厂流向市场,一大批培植着城市未来的项目正在加速落地、见效,青岛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现,未来可期。

八年间,青岛还发力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社会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转变,社会财富通过股市、债市、基金、理财等直接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明显拓宽。

青岛科创母基金年度大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韩星摄

1月12日,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获得在香港主板挂牌的资格,1月27日H股挂牌上市;1月14日,青岛盘古智能获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通过,将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伴随着创新奇智、盘古智能通过聆讯及过会,资本市场“青岛军团”再度扩容,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73家,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2021年,青岛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高分答卷,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总数达到72家,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和总量稳居全省首位,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覆盖30个国民经济行业领域,上市板块包含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

自2019年5月至今,青岛已连续举办三届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私募基金“倍速式崛起”成为“财富青岛”的重要内涵。至2021年末,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41家、管理基金1732只、管理规模1639.4亿元。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管理规模增速居全国第5位。

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密切,同样也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是助力共同富裕的金融支撑,而“财富青岛”八年间始终不变的遵循之一就是大行普惠之道。

2021年,青岛银行机构推出的“贷动小微”专项行动、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获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户数分别增长31.9%和32.2%,全年“首贷”企业达到7600余户。大病保险覆盖全市900余万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域全员覆盖,“琴岛e保”承保211.3万人,创新开办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茶叶果树低温指数保险等地域特色政策性农险产品24个。

底色与亮色

中国金融业开放持续加速。

八年间,开放,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同样是“财富青岛”最大的底色。

青岛结合国家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部署和财富管理改革创新的实际需要,交出了一份开放特色更加彰显的“创优”成绩单。

2019年12月,青岛意才基金销售公司开业,是2018年国家扩大金融开放举措以来,首家获批的外资商业银行全资控股的基金销售机构。

试验区获批以来,青岛新增外资金融机构9家,来源地拓展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等多个区域。截至目前,青岛外资金融机构36家(含17家外资银行、18家外资保险公司及1家外资基金销售公司),青岛外资银行数量位居全国第六位。

试验区获批以来,已累计推动20余项外汇改革试点政策落地生效,3项外汇管理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2021年9月,第 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在韩国釜山发布。在纳入榜单的全球116个金融中心综合排名中,青岛位居第38位,第十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五十。

Z/Yen集团总监、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负责人Mike Wardle在接受采访时对青岛给予高度评价,“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青岛在商业环境、人力资本和金融部门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政府和监管领域中的声誉较上届有所提高,青岛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中心——财富管理,这是一种明显的战略优势。”

金融科技,是现代金融“弯道超车”的利器,是“财富青岛”的新亮色。

2022年1月,《青岛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方案》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完善性论证并获准实施,意味着青岛市成为全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试点地区之一,金融科技再添国字号招牌。

2020年11月,青岛市成为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推广,青岛市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场景不断扩容。目前数字人民币在青岛的应用场景为50万个,开立个人、对公数字钱包超过1800万个。

2021年以来,青岛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呈现全面开花、不断升级的态势。从支持外向型经济的区块链应用的再升级,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的扩容,到各家银行机构“金融+科技+场景”的不断实践……青岛金融机构正全方位发力金融科技,力促金融科技在青岛垂直崛起。

2021年9月,《青岛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发布实施,提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金融科技中心”“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等重点任务。下一步,青岛将立足金融产业基础和优势,夯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两大基础,以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三个中心”引领金融业发展,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推动现代金融产业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走过八载光阴的“财富青岛”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八年报”,下一个八年,面对财富管理黄金时代,蓄势再出发的“财富青岛”必将带来更多惊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