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2021年的青岛金融,该如何发展?

2021-02-26 07:33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距离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

在7年时间内,青岛金融业占GDP比重以平均每年增加0.4%的速度稳步前行。如今,青岛金融依然势头正足,正不断促进着城市的发展。

2021年2月24日,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召开并举行,在回顾2020的同时,为岛城金融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成就:青岛金融业的稳步前行

2020年,青岛金融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光时刻。在疫情的影响下,众志成城的青岛金融人稳住了岛城金融业前进的脚本。

去年全年,青岛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61.8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6.9%和11.3%。金融业全年实现国内税收178.1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上年同期6.4个百分点,8家金融机构进入地方纳税50强。

同时,金融业对资金的吸附能力也显著增强。2020年,青岛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507.1亿元和210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5.7%,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新增存、贷款双双超过2500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511亿元,同比增长4.9%,保费规模和增速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均列第2位。

除了亮眼的数字,青岛金融业也在2020迎来了生态的质变。2020年3月,山东省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兴华基金落户国际院士港,青岛也由此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北方第三座拥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城市。

2020年11月,青岛银行全资子公司青银理财正式营业,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全国第六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青岛正式进入理财“双子星”时代

2020年12月,中国证监会时隔二十多年首次“开闸”,批准设立的第一家法人期货公司花落青岛。至此,青岛正式集齐七大类金融牌照,金融生态丰富性再上一层楼,极大提高了岛城金融对人才与资金的吸引力。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不论从数字、生态还是品牌影响力来看,金融业已成为岛城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

发展:青岛金融的信心所在

纵向对比成果斐然,但横向对比,青岛依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2020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为4001.38亿元,同比增长9.1%,比青岛高出1.5个百分点。在省内,济南去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968.52亿元,同比增长8.7%,比青岛高出1.1个百分点。

有目标才有动力。对此,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为金融业提出了2021年的新要求:“希望我们今年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能达到10%。”

从青岛的战略布局与重视态度来看,金融业应当对此抱有充足的信心。“金融是城市的血脉,”赵豪志在会议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要抓好金融机构和企业反映问题的解决,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等措施,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

从态度与政策上,青岛正在顶格推进金融业的大步前行。而从方向与道路上,本次会议也为金融指出了一条快车道。“要塑造金融优势特色,加大优质资源引进力度,打造财富管理、创投风投‘两个高地’。要加快金融创新发展,实现金融科技、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改革创新‘两个突破’。”赵豪志表示。

据悉,青岛正在积极制定“创投风投十条”2.0版补助奖励政策,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从机构落户、企业上市、金融创新、招引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出台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有力度、有吸引力的财富管理试验区一揽子扶持政策——从政策入手,优化招商大环境、探索引资新路径。

服务:青岛金融的不忘初心

如果说一个个数字与指标是对金融业结果的要求,那么“做好服务”,则是对金融业本质的回归与强调。

“要切实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明确服务重点,努力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在推动金融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服务功能的新提升。”赵豪志解释道。

金融业本质是服务业,增强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对于加快推进岛城的现代金融制度建设,改进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增强金融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业的本职工作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不能让资金在金融系统中空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想要落实服务,实体经济应是金融聚力的第一处重点。会议强调,未来,金融业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产品,集中优质资源投入实体经济,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产业以及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领域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和智能化发展。

对此,岛城各金融机构也早已开始规划。以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两家法人机构为首的银行、保险、基金纷纷对2021年支持实体经济给出了新的规划。

此外,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而项目的成功扎根,自然也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活水浇灌。为此,赵豪志市长强调:“要利用好政策性贷款、地方专项债等融资手段,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加强金政企对接,全力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有机更新、旧城改造、智慧城市等建设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此外,乡村振兴、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以及融资需求高的中小微企业,也是未来金融服务应当聚力的重中之重。

不忘初心,回归本质。在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的大基调下,金企对接行动启动仪式在会议当日举行,对接行动将围绕摸排“两张清单”、组织项目金企对接、提升金融服务能级三项主题任务,助力“项目落地年”取得实效。启动仪式上对我市20家金融辅导机构进行授牌,动员全市金融机构聚焦四新经济、科技创新、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

以金融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以“金融血脉”强健青岛“经济肌体”,青岛金融正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协同:青岛金融的齐心共振

金融是强调专业的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行业机构的建言献策。因此,本次会议上,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出口信用保险山东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平安银行青岛分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中信证券(山东)公司、兴华基金、海创汇基金等10家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金融分支的机构代表围绕落实“项目落地年”决策部署、今年工作安排及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发言。

从关注风险到出台差异化监管政策,从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到支持股权投资,各家金融机构畅所欲言,为青岛在金融业的突破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专家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建议中,协同与合作,成为了出现的高频词。这既包括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同,也包括不同领域金融机构的协同,还有胶东经济圈的金融一体化。

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建议:

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建议:要加强财政、产业与金融的协同配合。深化财政、产业主管部门与金融领域的协作,聚焦普惠小微、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融资配套机制,做大融资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资金规模。

出口信用保险山东分公司建议:

搭建“政府+银行+信保”合作机制。目前多省市推出“政银保”融资平台政策,如江苏省“苏贸贷”和我省的“鲁贸贷”等。建议我市搭建“政银保”融资合作平台,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多途径融资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建议:

要加强银政企合作,共同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示范引领作用,与同业紧密合作,更加高效、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建议:

建议建立重点项目银政协同推进机制。我市在推动重大项目引进时,建议召集商业银行参与项目工作专班会商,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同步制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在国内、国际跨地区协同方面的优势,加大项目资金供给,共同努力,推动项目尽快在我市落地。

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建议:

针对胶东经济圈的金融行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应协同其他地市出台相应的管理方案,以促进各金融机构在青岛设立区域性总部。 

青岛农商银行建议:

成立高规格金融服务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建立胶东经济圈统一的项目评审、授信及管理机制,实现金融和项目建设、社会发展的协同管理。 

种种协作方式,其实是通道的打通,这种协同的思维无疑可以更好的提升金融辐射能力,摆脱金融服务思维定式,打破机构、城市、政府部门间的壁垒,更好的利用资源,高效、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进展。

“等不起,慢不得。”这是市长对岛城金融发展之紧迫的描述。城市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必须要做强做大,首先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站在双循环“风口”与“十四五”的节点,岛城金融,势要扬帆起航!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