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程过半,各省市上半场经济成绩单逐一放榜。
在疫情和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严重冲击下,青岛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答卷。从数据来看,青岛喜忧参半。喜的是,上半年青岛GDP总量为5514.73亿元,增长0.1%,取得该成绩对于外向型经济城市来说实属不易。
忧的是,长沙、无锡、青岛、宁波、郑州五城间的城市竞争进入白热化,战绩胶着。具体来看,长沙上半年实现GDP5621.21亿元,无锡为5516.32亿元,宁波为5487.2亿元,郑州为5459.6亿元。五座城市间的最大差距仅为161.61亿元。
胶着的战绩,为下半场城市经济排位赛埋下了十足的悬念。焦灼的青岛,决胜经济下半场的路在何方?
▲制造业是青岛作为“品牌之都”的基础,也是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核心竞争力
01竞争趋于白热化
今年上半年的城市经济排位赛中,青岛称得上是话题选手。
比如,胶着的战绩,青岛能否蝉联北方第三城?一季度暂时反超无锡和宁波的局面被打破,青岛能否在下半场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下半年青岛能否有望反超“一骑绝尘”的长沙吗?
半年报出炉,往前看,在上半场城市经济排位赛中,无锡GDP以1.59亿元的微弱成绩反超青岛,位列第13位。往后看,宁波GDP以27.53亿元的差值位列青岛之后,位列第15位;而面对郑州这个来势汹汹的追兵,青岛GDP以55.13亿元的差值险胜,继续坐稳北方第三城。
把范围拉开,在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深圳、重庆、苏州、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无锡、青岛九城GDP增速实现“转正”。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万亿俱乐部”中的长沙以2.2%的增速与南京并列第一,跑赢无锡、青岛、宁波、郑州四座城市;无锡以0.8%的GDP增速与重庆和苏州并列第三;青岛以0.1%的GDP增速与深圳并列第五。宁波、郑州则未能如愿在上半年实现GDP增速的“转正”,增速分别下降0.6%和0.2%。
从外贸指标看,青岛表现“不温不火”: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864.4亿元,增长1.8%,比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对比其他四城,长沙以25.1%的两位数增速领衔;郑州以1583.5亿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13.8%的增长率位列第二;无锡和宁波则未能在外贸这一指标上幸运“转正”,降幅分别为11.6%和0.6%。
消费则是许多城市面临挑战的领域。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来看,五城均未能如愿“转正”。无锡和郑州的增速均为-8.9%;宁波增速为-5.7%;长沙增速为-6.6%。而青岛在该维度中表现略微逊色,是增速最低的城市。上半年青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9.2%,压力实属不小。
拉长视角来看,青岛近6个月降幅已在逐月收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1个百分点,前景相对乐观。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我国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仍然有很大潜力,下半年应多措并举,进一步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从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各类消费指标走势看,当前我国消费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正处在快速回暖的过程中,下半年消费将会延续回升势头,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02呼唤制造业回归
经过疫情的一番洗礼,城市经济的肌理更加透彻清晰。
可以说,在特殊时期,第二产业是支撑经济前行的支柱。在剖析城市经济发展亮点时,不论是去年刚刚反超青岛的无锡和宁波,还是今年上半年加足马力的长沙,以及对青岛穷追不舍的郑州来说,不难发现的是第二产业都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战绩胶着的五城来看,位列青岛之前的长沙和无锡第二产业增速均为正。“黑马”长沙的出色表现上似乎更加印证了该观点。
分析长沙经济快速回升的原因,第二产业的出色表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在长沙的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占比超过了40%。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长沙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了3.9%,比一季度提升2.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值同比增长2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曾表示,“对于长沙而言,发展的基础在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在制造业,发展的出路还在制造业。”
宁波和郑州的表现则更加直观。位列青岛之后的宁波和郑州,第二产业增速均低于青岛。宁波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90.6亿元,下降2.3%,GDP同比下降0.6%;尽管郑州的固投增长了3.2%,但在第二产业的表现上实属一般,因此GDP增速未能如愿“转正”。
从“上青天”开始,青岛便是闻名的制造业城市。这里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6个,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从这里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然而,上半年青岛在二产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与自身的工业结构有很大关联,加之本土制造业相关企业大多是以ToC市场的消费类产品为主,受疫情影响致使市场需求不足。好在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的青岛在进出口各项数值的表现上还算稳定,投资的数据也是可圈可点。如若青岛在第二产业的表现上出色,相信在城市经济排位赛上的表现将会更出彩。
03路在何方
城市之间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岛决胜下半场的路在何方?
从固投数据来看,长沙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郑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宁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青岛与长沙并列,在5座城市中排名第二。
在以上固投表现出色的城市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多在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上加速布局。以和青岛固投增长率并列的长沙为例,同为今年上半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8.5%和23.2%,高于全市投资增速44.5和19.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更是高达88.1%。
于青岛而言,打好经济下半场,首先要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制造业是青岛作为“品牌之都”的基础,也是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核心竞争力。物联网时代语境下的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有资源共享、利益共得和生态共赢的平台思维。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传统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低端迈向高端将“难于上青天”。
这意味着,青岛必须勇于正视产业空心化的现实,敢于面对与南方城市的差距。互联网是手段,工业才是目的。在经济和工业互联的下半场,构筑适宜青岛制造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新体系是题中应有之意。
打好下半场,还在于下好创新的“先手棋”。青岛拥有15个开发区、一大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却曾遗憾地错过了早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红利。当深圳、杭州等城市涌现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和世界级企业时,青岛却依然是传统制造业当道。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
再看此次城市经济排位赛的“开挂”选手南京,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上大幅加码。2019年,南京创新创下七个新高: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475家,累计达到459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2万亿元,增长14.8%;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近300家,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近46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28%;PCT专利申请量增长8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知识产权指标继续名列江苏第一、全国前列;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9万人、其中硕博人才增长150%;南京城市创新指数和高新区综合排名持续攀升。独角兽企业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由2017年的2家跃升至15家,一举成为“全国第5城”的新兴独角兽企业聚集地。在内生需求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打好经济下半场,青岛需要继续围绕新兴产业集聚要素,从内突破,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占据价值链高端。
路通则盛,路阻则衰。承认差距是缩小差距的前提,看到不足是弥补不足的基础。青岛路径一旦破局,北方城市必将跟进。
仅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无论是青岛与长沙,还是与无锡、宁波、郑州之间,差距均未明显拉开。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谁会是最后的赢家?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 青岛新闻网财经频道 陈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