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银行理财“移步”专业子公司

2020-10-21 07:19 来源:半岛都市报
分享到:

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

“资管新规”已经落地两年有余,各大机构资管转型步伐加快。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整个资管行业尤其是银行正经历着更深刻和更深层次的整改。截至目前,已有21家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19家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9月30日,已有11家银行陆续启动母行产品向理财子公司的迁移,6家国有控股银行均已启动迁移工作。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开数据整理显示,截至10月15日,1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共发行了2121款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产品占100%。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加入无疑给大资管时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1家银行陆续启动

母行产品向理财子公司的迁移

根据2018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按照自愿原则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将理财业务整合到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其他附属机构,子公司展业后,银行自身不再开展理财业务(继续处置存量理财产品除外)。自此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按照监管要求,银行此前发行的部分理财产品也要迁移至理财子公司运作管理。截至目前,已有21家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19家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

据普力标准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已有11家银行陆续开启母行产品向理财子公司迁移的工作,6家国有控股银行已全部开启迁移工作,其中工商银行迁移进度最快,共迁移7个批次产品,迁移产品数量居所有银行之首,共有253只产品;邮政储蓄银行和建设银行迁移进度较慢,涉及的产品数量仅为2只和1只。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最早开始此项工作,迁移批次达到了6次,产品数量达到113只,仅次于工商银行。城商行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迁移的产品数量也位居前列;农商行暂未开始理财产品迁移工作。相关专家表示,母公司存量产品的迁移一方面受理财子公司筹备进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银行本身的技术实力有关。从各家银行的公告来看,理财产品的迁移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向净值化产品转型加速

多家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清零”

从已搬迁的金融产品来看,主要投资对象为标准化产品和风险水平较低的净值非保本产品。不符合资产管理新规定的产品由母行留存消化。21理财课题组根据中国理财网公开数据整理显示,截至10月15日,全市场有1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共发行了2121款银行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均为净值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说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已100%实现净值化转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银行也加快了非净值型产品清零的步伐。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年5月以来保本理财加速退出,7月份占比降至8.96%,为近年来最低水平,虽然8月份占比小幅回升至9.13%,但是发行量仍是在持续压缩的,只不过由于当月理财产品发行总量降幅较大,导致保本理财占比略有回升。从上市银行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报来看,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已明确表示将保本理财产品清零,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青岛银行、贵阳银行此前也已表示要将保本理财产品清零。截至7月末的银行理财数据也显示,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保本理财数量和规模余额为0。

半岛智库专家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一张全新的金融牌照,与作为内设部门的资产管理部(事业部)相比,作为独立的从事理财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子公司在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投资范围、销售起点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未来大有可为,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乃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更加独立化、专业化、综合化。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