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监管护航 青企上市“加速度”

2020-09-18 08:49 作者:景虹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 9月18日讯 11日上午,随着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敲响上市的钟声,青岛资本市场又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至此,青岛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3家。一座城市上市公司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近年来,青岛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明显提速,不论是推动本土企业上市,还是国资入主外地上市企业,所有的出发点都是激发城市的资本活力。从率先出发,到归于沉寂,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集中推动企业上市,青岛加速建设北方资本强市的决心越发凸显。近日,记者专访了青岛证监局局长张文鑫,深入探寻近年来青岛资本市场的建设路径。


记者:“十三五”以来,青岛资本市场实现了怎样的发展?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何?张文鑫:“十三五”以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叠加优势和发展势能空前积聚提升,我市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地方合力基础不断厚植,全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量规模持续扩容,企业上市和私募创投机构发展迅速,行业机构功能作用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得到全面监测、有效控制与缓释,我市资本市场跨入了令人鼓舞的崭新发展阶段。

我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实现翻番,由20家增长到目前的43家,覆盖A、B、H、D四类上市股票。总资产总额增长了6倍,达到1.33万亿元(2015年为1,912亿元);净资产总额增长了2倍,达到2937亿元(2015年为951亿元);年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了1.2倍,达到4100亿元(2015年为1860亿元);年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了1.4倍,达到233亿元(2015年为97亿元);市值总额增长了80%,接近5400亿元(2015年为3000亿元);证券化率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2015年为32%)。“青岛板块”呈现四大特点

记者:近两年,青岛企业上市步伐明显“提速”,掀开了青岛资本市场觉醒的新篇章。随着上市企业队伍的扩容,“青岛板块”呈现怎样的特点?张文鑫:一是规模增长较快。2018年全省6家过会企业均来自我市,过会率100%,全国城市排名第5;2019年9家企业成功上市,占全省的54%,全国城市排名第6;首发融资100.54亿元,占全国总额5%。今年以来已有4家企业上市,占全省的1/3,另有1家企业首批进入新三板精选层。二是行业覆盖较广。“十三五”以来,新增银行、港口物流、生物科技等领域企业,“青岛板块”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丰富。三是创新意识较强。青岛企业创造了我国资本市场多个第一。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也是首家A+H股上市公司;2009年特锐德成为创业板第一股;2018年海尔智家成为首家A+D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海尔生物凭借较高市值和较好流动性入选“科创50”指数首批成分股,天能重工可转债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首单再融资过会项目,建邦股份于新三板精选层设立首日挂牌,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四是总体质量较高。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来看,辖区上市公司盈利面达到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两所”在青设服务基地记者:截至目前,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达5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达43家,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青岛的储备力量也不容小觑,IPO后备军团实力雄厚。成绩的背后,监管部门做了哪些推动?又有哪些创新性的举措?

张文鑫:我市企业上市厚积薄发,一方面受益于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顶格重视、各有关部门及区市主动服务,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高度共识、有效合力和良好氛围。我们抓住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契机,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狠抓调研摸清情况。2018年我带领同事分别赴青岛10个区市及高新区开展一线调研,共走访57家企业、22个园区,细致了解我市上市后备资源实情,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持续性开展该项工作,确保调研实效。二是加强协作凝聚合力。我们主动拜访沪深交易所,建立联合培育上市工作机制,推动两所在我市设立服务基地。三是再造流程提高效率。我们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辅导备案“当天备案、当天公示”,辅导验收“即申请、即公示、即启动”,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省时间、提供便利。四是优化服务呼应需求。我们先后组织两批共26家上市后备企业走进沪深交易所,感受资本市场氛围,提升企业上市积极性、主动性,其中9家企业已上市,5家正在审核,4家正在辅导阶段。

记者:去年科创板开板,今年创业板改革已开启,新三板也在改革。青岛证券监管部门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张文鑫:青岛证监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有效传导和落实。坚守科创板定位,开展拟上市企业科创属性评估,加大“硬科技”企业筛选、推荐力度,今年我市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1家,在审3家,辅导备案6家;积极推动企业抢抓改革机遇,第一时间举办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线上培训,支持2家在审公司平移申请,1家公司入围注册制首批IPO受理企业名单,1家公司可转债成为创业板注册制首单再融资过会项目;紧跟新三板改革,指导行业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举办新三板改革线上培训会,开展调研走访,提前着手推动新三板优质公司筹备申报精选层,1家企业作为全国首批、省内首家在精选层挂牌,另有3家企业在审。

对标先进数量规模有差距记者:目前青岛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首位,但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宁波、无锡、苏州等。您觉得青岛的差距主要在哪里?如何赶上去?

张文鑫: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在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方面仍然有不小差距。我们应该正视存在的差距,一是大力培育后备资源。深入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壮大市场主体规模,打造上市“后备军”;建立“瞪羚”“隐形冠军”“独角兽”等各类企业的梯次培育库,引导硬科技企业申报科创板。二是深化宣传培训对接。通过深入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实现精准化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持续营造企业上市良好氛围;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作用,将其打造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平台。三是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推动证券、期货、基金等法人中介机构新设工作,补齐我市资本市场短板;培育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做强做大;加快私募基金聚集,搭建创投风投机构与高成长企业嫁接平台,推动实现资本嫁接和动能转化。四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突出政策“集成+拓展”,整合现行支持政策,简化实施程序,抓好政策落地,同时积极拓展现行政策,提高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等板块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