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一些中小企业包括线上线下的不少小店收入大幅下降,而开销和成本仍在,资金链断裂风险急剧上升。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鼓励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银保监会此前也指出。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针对中小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各个银行纷纷出台了一些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抗击疫情。同时,银行业为小店减负的集结号也正在吹响。
其中,2月1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广州银行等25家银行与网商银行合作,共同助力小店经济。
据介绍,这次25家银行集结,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扶持小店(其中重点支持湖北小店和从事电商、外卖的数字经济小店),向850万线上线下的小店提供“无接触贷款”,并为他们下调20%利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方面表示,愿与网商银行一起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小微商家和个人经营者共渡难关。多家银行也表示,与网商银行合作,能够更精准和直接地帮助这些小微企业,而他们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正是恢复经济的关键所在。
有业内人士也坦言,银行业集体集结,不抽贷不断贷,同时降低利息,为小店缓解了资金压力。
“我们向多家银行发出合作邀约,希望共同为正处困难小店减利息,大家没法见面商议,就靠邮件和电话,结果2天时间,就有25家银行发来了肯定的答复。”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亦表示。
据了解,早在2018年6月,网商银行宣布启动了“凡星计划”,向行业开放能力和技术,与金融机构共享“310”贷款模式(3分钟申请,1秒放款,0人工干预)。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在当下的特殊时期,这种“无接触贷款”恰好让小店店主在不出门情况下,也可以快速获得资金支持。此番银行业吹响“集结号”,正是科技与金融联合作战的一次展现。
而《华夏时报》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结对子”的现象成为一股潮流。
“一方面,银行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专业的风控技术,但缺乏足够多触达小微企业、小店的通道,而这样的能力恰恰是金融科技公司所具备的。通过这种互补合作的方式,用户一方面可以不去柜台,直接在手机上获得‘无接触贷款’。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充足的资金、享受到更低成本的贷款服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金晓龙也表示,“如果没有这25家银行的快速响应和鼎力支持,仅仅依靠网商银行的力量,我们是无法快速为850万小店降低利息成本的,只有大家联合在一起,才有这样的能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中心主任董昀亦认为,银行为抗“疫”小店下调利率,这类行动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切实举措,应当鼓励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信贷业务,这将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金融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