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财经聚焦> > 正文

银保监管双剑合一 背后深意你知道多少?权威评说

来源:海证券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虹 2018-03-14 07:31:29 字号:A- A+

银监会和保监会,中国金融监管“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即将从原先的并驾齐驱转为双剑合一。

根据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拟组建中国银行(4.19 +0.48%,诊股)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方案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外,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方案背后,市场人士更关心的是:并驾齐驱十五载,分别监管着银行业248万亿、保险业17万亿总资产的两架马车,此番整合背后有何深意?接下来具体怎么整合?金融监管进入新时代后,将对这两大金融行业产生哪些影响?银保整合的同时,为何单独保留证监会?

对于这些市场关心的焦点、热点,且听权威专家一一解答。

先来看下三位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

对于银监会与保监会的即将整合,保监会的监管工作将作何调整?对此,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3日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后还是按照统一的要求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韩沂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韩沂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加强监管协调,过去的确存在一些机构职能差不多的情况,“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他表示,这次机构改革体现了中央的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全世界没有一种监管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监管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13日发表署名文章称:今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金融业综合经营方向,顺应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集中整合监管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落实功能监管并加强综合监管,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

二是分离发展与监管职能、分离监管规制与执行,“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使监管部门专注于监管执行,提高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

三是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人民银行落实“三个统筹”,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奠定重要基础。

再来看看十余位业内专家的观点

上证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十余位金融业专家。

他们分别是:

周延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

杨成长(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5.04 -0.98%,诊股)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胡晓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

范小云(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

郭金龙(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道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连平(交通银行(6.46 +0.00%,诊股)首席经济学家)

邵宇(东方证券(13.55 -0.95%,诊股)首席经济学家)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庹国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

朱俊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

许文兵(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分析师)

过去容易模糊不清

现在责任落实到位

“有利于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堵住监管漏洞与空白。”

胡晓炼:这次整个机构方案设计是很好的,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特别把一些原来交叉金融、容易模糊不清的问题,通过职能的整合,把责任切实落实到具体的监管部门,而且监管之间的协调会大大加强,这是比较理想的。当然各个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权衡利弊,这个方案在现阶段是比较好的。

周延礼:通过机构改革来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出于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应有之义。这对三大攻坚战中提到的防范风险一条,是一个有力的探索,非常好。二是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对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有实际意义的。目前,银行和保险在规模上都比较大,集中力量做好金融监管,是出于现实的必要。

陈道富:银监会、保监会职责整合的好处在于,将外部沟通协调转化为内部的部门间沟通协调,有利于解决统筹协调金融发展、填补监管真空、加强监管的有效性、兼顾金融的包容性发展和市场力量均衡等问题。央行统领拟订银保法规和审慎监管制度职责,有助于减少信息重复收集和系统重复建设等问题,并降低监管成本。

郭田勇:监管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要跟金融业态的发展相适应。前两年,金融业之所以乱象丛生与监管不到位脱不开关系,比如说银行、证券或者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形成了一些隐患,形成一些监管套利、资金空转等问题。这与监管政出多门、监管政策不统一都有关系。监管职责整合能够让这些机构的经营形成统一的政策空间,对于未来防范金融风险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起到助推作用。

庹国柱:银行和保险本来联系就很紧密,包括资本筹集、营销渠道、资金运用、产品竞争等都有密切联系,分开监管的话,两个监管部门在分别监管条件下所制定的政策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出现漏洞,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来说就会有隐患。监管职责整合在一起就能避免这种问题,这对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肯定是有利的。

朱俊生: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人民银行,这意味着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将更可能超越本行业利益,有助于明确银行、保险监管目标,即主要立足于风险监控与消费者保护,而不是行业发展,有助于解决此前存在的监管部门在行业发展与风险控制、消费者保护之间的角色冲突,对于打破之前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真空与监管套利具有积极意义。

为何单独保留证监会

杨成长:银监会与保监会职责整合、证监会保留的做法,体现了监管方向从机构转向市场。过去“三会”是按照机构性质来设立的监管组织,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市场的主要三类机构。随着市场发展,也逐渐认识到必须突出以市场监管为核心。

目前市场主要是两个层次,一个是银行货币市场,主要是中短期资金市场;另一个就是证券市场,主要是中长期融资市场。而从各机构的业务形式和投资去向来讲,最终也必然是投向这两个市场。

胡晓炼:银保、证券业务差别比较大,证券业务的特点和银行保险业务相比较,特殊性更强一些,所以证监会单独保留,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金控集团崛起

套利多发亟待统筹监管

“有利于强化综合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更好统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

郭金龙:近几年,银行、保险业发展迅猛,机构、产品、服务创新速度较快。其中涌现出一些金融集团、金控集团,既做保险业务也做银行业务,有时也兼具其他相关的金融业务。

此外,近年来不同金融产品融合加快、产品的边界模糊、金融科技的发展等也对整个监管体系带来挑战。有关监管机构职责整合,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首先,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其次,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原来的监管盲点和不足的地方,通过监管资源的整合进行强化;另外,便于监管协调,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范小云:我国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有很多全牌照的金融机构,银行和保险的分业监管已不能适用。银监会和保监会分离时很难理清监管责任,为了鼓励各自行业的发展,会出现竞争性的鼓励,强监管的时候又有竞争性的监管重叠,分不清监管责任就不利于监管问责。本次整合有利于提高统筹监管的效果,顺应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趋势。

连平:大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银行和保险领域,将银监会、保监会整合,有助于加强这方面管理,未来在制定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风控标准时,就可以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这有助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

许文兵:从机构管理的角度看,银监会与保监会整合,将促进金融机构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有助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大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银行和保险领域,且银行已经成为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标的。

因此,在制定相关机构的监管标准时,由统一的监管部门加以推进,可以将风险控制要求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这对加强骨干金融机构的管理,进而对保证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有利于构建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杨成长:这体现出监管正从过去以机构监管为主,向以市场监管为主的方向转化。体现了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的协调统一。改革并不意味着彻底实现混业化监管,而是强调监管机构的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分业监管在中国仍然有效。

目前金融各业突出各自主营业务方向,但在资金投向和业务模式方面仍形成了相互合作,比如资管业务、同业业务和非标业务等,都是银、证、保、基、信相互交易合作的市场。因此,在一些混业领域需要统一监管。以市场为核心进行监管,就能实现分业和混业监管相互结合的统一协调监管。

邵宇:银监会、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将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体现出“双峰监管”的特点。也就是说,拟组建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只负责执行,比如微观审慎的管理、市场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凡是涉及宏观决策、宏观审慎和重要经济参数的调整,都由宏观管理部门——央行来管理。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