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崂山区“繁星计划”催生16家创新型企业密集落地

2025-10-13 09:4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9月30日,青岛数融中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9月9日,蓝药本草(青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式落地;更早些时候,青岛中科龙鲲科技有限公司已于6月6日注册成立;青岛海徕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也于6月5日顺利入驻……近段时间,一批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在崂山区密集落地。

梳理其创新轨迹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尽管分属不同赛道,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均是崂山区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与孵化的创新型企业。比如,青岛数融中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青岛大学“面向行业应用的视觉AI算法平台”项目转化孵化的成果;青岛中科龙鲲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依托中科院青能所的“自增湿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电堆产业化开发”项目孵化而来。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青岛数融中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注册成立,只是崂山区通过实施“繁星计划”,加快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切面。

2024年6月,崂山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和切入点,全面启动“繁星计划”,通过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繁星汇”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等,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其中,“繁星汇”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已公开发布科技成果411项、技术需求118项,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效率;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则广泛吸纳包括高校院所、领军企业、专业机构、金融机构在内的100余家各类主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和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已组织专业机构分别赴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科院青能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开展多场路演活动。围绕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之间的中试熟化、转移转化、场景应用等关键环节,崂山区还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鼓励支持院校研发端、中心检测端、企业产品端三方共建中试熟化平台,全面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多措并举之下,越来越多科技成果在崂山区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除近期刚落地的一批项目外,此前注册的多个项目发展已初见成效。比如,青岛科技大学专家团队依托“海洋源新型止血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在崂山区注册先创数智(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项技术可根据墨黑色素对海洋多糖分子凝聚和创伤组织愈合作用机制,开发出具有快速止血、广谱抑菌、自动降解功能的医疗用品;美国佐治亚大学专家团队依托“心脏超声智能解决方案”,在崂山区成立青岛视心动影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可实现心肌运动的自动追踪与精准量化分析,应用场景涉及瓣膜疾病、冠心病筛查、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多元化心脏疾病诊断领域,产品以无创、低成本、高精度等优势填补了市场空白……来自崂山区科技局的数据显示,“繁星计划”启动以来,该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孵化企业已达1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8.99%。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接下来,崂山区将持续加快构建从支持科技研发、畅通成果转化到培育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链,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衣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