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4.94万户,同比增长7.59%。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登记数量分别为6.97万户、112户
●企业占比持续提升,经营主体结构调整趋向良好。截至6月30日,全市实有经营主体210.09万户,其中企业83.35万户,占比39.67%,同比上升1.27%
●“个转企”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容扩张的重要途径。2023年全市“个转企”数量仅为411户,2024年则提升至1131户,同比增长175.18%。今年上半年有759户个体户转型为企业,同比增长45.7%
本报7月31日讯今年以来,青岛市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1.91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4.94万户,同比呈现增长趋势。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超210万户。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数量和质量反映着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从经营主体构成看,企业类主体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4.94万户,同比增长7.59%。另外,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登记数量分别为6.97万户、112户。从区市来看,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和企业数量最多的都是西海岸新区,分别为2.49万户、8875户。仅从单月情况来看,6月份登记情况也相当抢眼,新登记经营主体1.95万户,同比增长7.98%;其中新登记企业8728户,同比增长20.45%,环比增长3.97%。
企业占比持续提升,经营主体结构调整趋向良好。截至6月30日,全市实有经营主体210.09万户,其中企业83.35万户,占比39.67%,同比上升1.27%,这也是经营主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的表现。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类主体是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而来,“个转企”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容扩张的重要途径。据悉,2023年全市“个转企”数量仅为411户,而到了2024年则升至1131户,同比增长175.18%。今年上半年又有759户个体户转型为企业,同比增长45.7%。
超200万户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成为青岛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企业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优,“质”的根基越来越强,将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经营主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底气来自全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青岛推出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做法,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信用修复便利化等改革措施,创新企业合规指导、包容审慎监管等机制,在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效、强化监管服务效能等方面下功夫,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青岛陆续出台了诸多支持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措施,对其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对发展前景好、经营状况优、特色鲜明的个体工商户认定为“名特优新”,纳入数据库进行重点培育,大力支持“个转企”,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