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崂山区举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解读其不久前发布的《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将通过构建产业方阵、激活创新源头、强化应用牵引、完善产业生态等系统举措,着力实现崂山区产业总体水平全省领先、科创综合水平全国一流、赋能应用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产业生态成熟度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目标,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水平,全面塑造开放活跃、生态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
根据《行动计划》,崂山区将打造全省领先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智能终端、软件算法、数据服务三大主攻方向同步发力,重点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特色赛道,招引机器人重点企业不少于10家,培育规上企业5家以上,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推动30个以上大模型产品入选省级重点库,突破海洋大模型关键技术,推进水下通信技术产业化。此外,通过企业培育、精准招商、集群建设三大路径,推动产业规模能级跃升,力争三年内新增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形成完整自主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崂山区将打造全国一流科技创新策源地,通过“揭榜挂帅”每年实施不少于10项重点攻关项目,努力实现全区累计建设25个以上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全省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场、青岛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平台两大人工智能创新服务平台;力争培育15个以上省级优秀数据产品,构建具有崂山特色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率先开展北方跨境数据新模式探索。
崂山区将打造特色多元场景样板间,建设全区应用场景开放中心,每年开放一批应用场景、落地一批优质项目,打造应用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围绕“山海金城建智家”(智慧文旅、智慧海洋、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七大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标杆场景,推动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全面拓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深度与广度。
崂山区将构建全域联动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规模超3000P的智算中心,做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落实“汇智崂山”政策,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依托虚拟现实大会等标杆赛事、产业峰会等活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生态活力与影响力。
近年来,崂山区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总体战略目标,顶格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其中,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今年以来,崂山区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细分赛道,加快项目招引,目前已落地青岛数据集团、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海尔兄弟机器人、伏羲农业大模型等27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形成了良好的项目招引落地梯队。
(大众新闻记者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