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利率拐点 百姓资产配置如何转向

2025-05-16 10:2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双降”政策——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此次政策调整不仅关乎宏观经济走势,更与普通居民的“钱袋子”息息相关。存款利率下行、贷款成本降低等连锁反应,正在促使百姓重塑资产配置逻辑。

贷款成本减少

与往年相比,本轮货币政策组合更趋丰富,结构性政策工具占比显著提升,降息幅度进一步扩大,目标导向更加明确。政策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居民消费、小微企业、房地产市场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精准施策思路。

对普通百姓而言,“双降”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已逐步显现。

首当其冲的是房贷压力的显著减轻。政策通过降低房贷利率、叠加地方“以旧换新”等配套措施,着力改善居民住房需求。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李蒸蒸指出,当前公积金贷款利率已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房5年期以上利率降至2.6%的历史低位,“与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预计也将随政策同步下调。”这一系列动作旨在缓解居民购房压力,同时为市场注入信心。

利率下调后,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消费领域同样迎来利好,政策利率下调将带动银行贷款成本的普降。北京银行青岛分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林青称,除5年期LPR下调直接减轻存量房贷客户的月供负担外,消费贷款利率或同步走低,有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据了解,近日多家银行推出信用卡分期优惠活动,中信银行针对12期及以上分期给出“限时1.7折”利息优惠,“借现金”业务对一年及以上分期给出“限时1.9折利息优惠”。优惠后,12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利率低至3.09%。

存款收益降低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胶州支行分管行长李强表示,降准降息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扩大,但市场资金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存款利率下行,居民利息收入将相应减少。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当前金融市场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普遍跌破2%的心理关口,进入“1%区间”。

具体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最为明显。目前,国有大行1年期、3年期、5年期普通定存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相比之下,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仍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恒丰银行3年期利率2.15%,50岁以上客户存款利率2.2%;兴业银行3年期以上产品利率可达2.15%,5年期2.2%;浙商银行3年期和5年期均为2.2%;北京银行3年期利率可达2.15%。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不仅如此,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收益率也将随市场利率下行。

资产配置转思路

对此,传统的“保本储蓄”模式难以为继,居民资产配置亟需转型。

杨海平建议,对于普通储户而言,应积极调整个人资产配置策略:一是充分认识到高收益资产趋于消失或者资产低收益率的必然性和持续性,避免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踩雷;二是调整存款的期限结构,抢抓商业银行利率较高存款产品投放窗口期,跨行分散存款;三是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一定比例的保险产品为打底资产,分散投资于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特征的理财产品。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李强建议可以重点关注银行推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以及代销保险产品。“我行二季度推出了‘恒丰理财节’活动,推出的产品具有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特点,是稳健型投资者的不错选择。”他同时提醒:不要把所有资金都存入定期,单一的储蓄方式可能难以跑赢物价上涨。

在当前形势下,林青建议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由短期产品向中长期产品调整,锁定投资收益。可以选择以低风险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如该行代销的北银理财春系列恒远固收封闭式理财产品,以及各类持有期产品、周期型产品等。

此外,兼具保障与储蓄功能的终身寿险和年金险产品也值得关注,这类产品能够锁定当前利率,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针对能够承受较高风险的投资者,李蒸蒸补充道:“历史数据显示,降准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超过70%,科技、消费板块可能表现突出。”

具体到投资选择,李强认为,可关注电力、高速、银行等高分红股票,以及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但需要注意这类投资具有较高的波动风险。

外币定存须有风险意识

人民币定存产品利率的下行,让不少人将外币定存产品作为替代资产。经过前期多轮调整,美元定期存款产品普遍降至3%左右。国有大行1年期美元定存利率维持在2.8%,恒丰银行5万美元起,1年定存利率可达3.5%;北京银行5000美元起,1年定存利率为3%。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投资者选择美元存款还需要考虑利率波动与汇兑风险。“考虑到境内投资者最终还是要将美元存款转换为人民币,这就导致汇率波动会让美元存款产品最终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他表示,同时,不同的投资者还需要考虑通胀对美元存款实际收益影响,以及美元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现在是否是购买美元定期产品的好时机?什么情况下美元定存产品比人民币定存产品更有优势?李强举例说明,以当前人民币汇率7.2元为例,购汇5万美元,存1年美元定期3%,本金7.2×50000=360000元,到期本息合计51500美元。1年期人民币定期利率2%,按此计算,360000元×2%=7200元,本息合计367200元。367200元除以51500美元=7.13。

一年到期后,汇率高于7.13则美元定期存款合适,低于7.13则人民币定期存款划算。

“从当前形势来看,人民币还可能再升值。”李强说。              

徐晶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