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1日讯 日前,市委金融办负责人带领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青岛市融资担保集团科创担保公司等9家金融机构来到西海岸新区,调研走访青岛山科智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随后调研组与11家民营企业座谈交流,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问题进行现场研究、现场答复。
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赋能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成功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可满足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电池封装等高端领域需求,将海外市场开拓为企业发展新引擎。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降低国际贸易融资成本,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与会人员当即答复,会后立即与该企业开展对接,跟进了解企业个性化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支持外贸企业发展。
圣元老君堂(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反映,希望银行机构能进一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实现“应批尽批”“能批快批”。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现场回应,将加快推动企业信贷审批程序,确保于一个月内给予答复,为企业发展助力。
17日,青岛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恒丰银行青岛分行等金融机构来到崂山区,与逢时科技、华晨伟业、飞熊领鲜等10余家涉及科技、乡村振兴、养老、医疗、海洋等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行业领域民营企业进行座谈交流,参会企业代表重点从融资渠道窄、融资期限短、境内外融资壁垒打通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调研组针对问题分别从金融产品供给、金融政策匹配、跨区域金融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研究、现场答复,为与会企业提供了与需求相匹配的融资解决方案。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类似于这样“民企提问、金融机构答题”的金融服务民企大调研活动将在全市各个区市分别举行,着力破解政金企信息不对称,加大金融政策、信贷产品等宣传推介力度,实现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直达快享。
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调研活动由市委金融办、市民营经济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通过实地调研、座谈问诊及政策宣讲等环节,四个调研组将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对企业、项目存在的融资困难进行“金融问诊”,需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现场办理。同时,各金融机构还派出“精兵强将”向民营企业介绍最新金融政策、信贷产品、融资方案、典型案例等,提升企业获取金融服务、运用金融产品的能力和水平。
“调研活动仅仅只是第一步,”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青岛市还将全面梳理调研活动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的企业、项目,建立“三应三尽”工作台账。对尚未获得金融服务的企业,纳入“应纳尽纳”企业台账,匹配银行机构开展对接服务,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备相关手续,尽快达到审批条件、提交审批材料;对已经提交审批材料、尚未获得审批结果的企业,纳入“应批尽批”企业台账,推动市、区(市)两级银行机构开展并联审核,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尽快确定能否授信和具体授信额度;对已经获得授信审批、尚未完成放款的企业,纳入“应放尽放”企业台账,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用款计划,督促银行机构及时投放。
多方合力,同向发力,“加码”服务民营企业,为其发展添活力正成为青岛金融业的共识与共同行动,金融机构纷纷发力,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多元化需求,力促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企业。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8174亿元,占全市贷款的25.1%。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