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9日讯 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口岸大型船舶出口超8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绿色船舶出口占比近四成。
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船坞内,多艘大型船舶正在同时建造。其中一艘21万吨级LNG双燃料散货船刚刚出坞,工人们正在进行码头调试作业。“我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碳环保绿色船舶很受欢迎。”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尹海军介绍,“2024年,我们交付船舶21艘,完工超320万载重吨,新造船接单金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现在公司手持造船订单60余艘,其中新能源动力船舶订单占比超90%。”尹海军说。
伴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关服务的绿色化发展也紧随其后。针对大型船舶订单金额高、建造周期长、料件多的特点,海关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链式监管等创新举措,实施差别化管理和“电子底账”风险式管理,用科技赋能通关服务。
“我们及时跟进绿色船舶发展新趋势,积极支持企业进口迭代升级所需设备及零部件,助力打造以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为主体,配套产业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杜凯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高卓 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