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多家银行开展个人养老金开户揽客“冲刺”,为在12月31日之前首次开户者发放立减金、贴金券、红包等。
这种方式一直是商业银行吸引个人养老金开户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个人养老金参加人中,2023年为获得开户行提供的“权益奖励”(奖券)而开户的人数比例较高。这反映出个人养老金制度面临的现状:养老金融产品尚未充分满足居民实际偏好与需求,实际缴存人数占总开户数的比例较为有限。
尽管面临难点与挑战,但与企业年金相比,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步伐仍较快。根据平安证券研报,截至2024年6月初,个人养老金在36个先行试点地区开户渗透率超24.2%,远高于企业年金开户渗透率(6.03%)。
“权益奖励”助力开户推广
多家银行正抓紧吸引个人养老金开户。其中,工商银行推出“个人养老金开户缴存四重礼,最高可得656元立减金”活动:12月1日至31日,首次开户并发生首笔达标缴存交易的用户,最高可抽取188元立减金。
交通银行的活动细则是:在12月31日之前,用户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可获60元贴金券;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缴存任意金额,可获8元贴金券;缴存单笔金额大于1000元,可获50元贴金券;缴存累计金额1.2万元,可获88元贴金券。
中国银行则标注“100%中奖”:在12月31日前开户并缴存个人养老金的用户,最高可得618元微信立减金。其中,首次开户并缴费10元以上,有机会抽取28元、138元微信立减金权益。
兴业银行方面,12月31日前,首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且在活动期间完成首笔任意金额缴费的用户,最高可抽188.88元红包。
数据显示,在个人养老金参加人中,2023年为获得开户行提供的“权益奖励”(奖券)而开立个人账户的人数比例较高;开户后立即申请销户并打算再到其他银行开户以获取二次“权益奖励”的人数比例较高。因此,尽管个人养老金账户实际缴费人数和总缴费金额增长,但实际缴费人数比例有限,户均缴费水平低于每人每年1.2万元上限。
针对实际需求创新产品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出台,我国居民规划养老财富储备的意识水涨船高。《2024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报告》指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银行储蓄/低风险理财产品为4种覆盖率最高的退休财务准备方式。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稳健性和流动性。这反映了人们对于退休生活的理性预期和实际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明确的产品创新方向。
现阶段,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理财公司和保险公司是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主要管理人。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从渠道实力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公司具备自营能力,基金主要依靠代销。银行是个人养老金的开户机构,网点广、产品多,有最直接的客户触达和转化场景;保险公司代理人在以往业务的获客、养客、蓄客等过程中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并能提供康养等附加服务,在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获客上具备独特优势;理财公司作为商业银行子公司,天然享有银行的渠道支持;基金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银行、券商和第三方机构等,自身零售业务渠道实力较弱。
截至2024年10月2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共包括809款产品,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分别465款、199款、119款、26款,数量占比分别为57.5%、24.6%、14.7%、3.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这要求各类型机构大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货架,以解决因产品吸引力有限而导致的账户缴存率不高问题。
什么样的养老金融产品才是我国居民“心之所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冯润桓表示,根据调研,受访者普遍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低、流动性偏好高,对于投资收益和财富传承等个性化需求要求相对较低。货币基金、短债等金融产品具有以上特征,或将成为更受欢迎的养老金融产品。此外,在收益水平或者流动性水平相近时,受访者普遍表现出低风险偏好,且更倾向于选择养老保险作为养老投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