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根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润31.52亿元,同比增长16.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综合来看,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盈利规模与盈利效率实现同步提升,盈利增速也显著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
在规模方面,截至二季度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根据青岛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从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仍是该行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上半年,青岛银行利息净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12.19%,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与负债成本有效压降;非利息收入方面,尽管受市场环境影响,青岛银行上半年非利息收入23.01亿元,同比微降2.06%,但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其中,投资收益表现突出,同比大幅增长93.93%,达15.09亿元,主要因该行精准把握债市波动机会,择机开展债券止盈操作,及时锁定收益;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44.92%,反映出交易银行业务的强劲发展势头,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多元支撑。
亮眼业绩的背后,青岛银行成功将不良贷款率降至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11.48个百分点,达到252.80%,连续5年上升,实现“降不良、增拨备”的双优表现,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从信贷总量看,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未含应计利息)2926.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2.58亿元,增幅11.53%,占贷款总额(未含应计利息)的79.43%,对公资产业务稳健发展。
从贷款结构来看,青岛银行加大了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5%;绿色贷款余额516.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8%,增速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蓝色贷款余额19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6%,“蓝绿金融”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普惠贷款余额487.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2%,不良率仅0.97%,加权平均利率3.44%,在服务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银行集团化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子公司青银金租与青银理财持续发力,成为该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青银金租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9亿元,重点布局高端制造、绿色租赁等领域,制造业类业务余额占比达33.82%;青银理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894.80亿元,服务客户已超31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