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今年一季度,青岛民营经济运行向新向好,有力助推全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青岛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韧性,深化“一带一路”全球化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出海”新热点。一季度,青岛民营企业进出口1461.9亿元,增长3.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69.2%,保持全市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推动青岛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
创新正是青岛民营企业应对风浪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作为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领域的头部企业,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自主研发汽车内外饰模具中各类饰件注塑成型模具的核心技术,订单量持续增长,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2%;致力于成为调味品行业领先企业的青岛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业绩成长,为连锁餐饮、食品加工及品牌零售等大中型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复合调味品解决方案,一季度营收同比上升10.5%;聚焦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及动物保健品制造的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持续保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搭建细胞悬浮培养工艺开发等多个新型工艺技术平台,将猪疫苗和进口仿制药作为未来业务的重点,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
与此同时,青岛民营企业的投资布局也呈现出“创新突围”的特征,将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作为重点,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展现勃勃生机。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比上年全年加快6.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63.5%,比上年全年提升2.7个百分点。
以泰德股份为例,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胶州加快建设智能化工厂,推动AGV物流、MES系统的应用。同时,泰德股份在工程机械、机器人、高端轴承及转向系统等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完成机器人薄壁柔性专用轴承内部试制,进入内部验证阶段,后续将推动相关项目落地。
民营经济的稳健发展,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近期,青岛密集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服务措施,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从产业链对接、金融赋能、经贸交流等多个方面,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