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产经 > 正文

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

2025-04-14 14:43
分享到:

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以来,持续12年致力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以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育人模式创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

一、优化课程,打造人才培养新体系

以培养电气卓越工程师为目标,聚焦科教融合和产学融合系统设计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3+1+S”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为学生前三年接受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通识教育,1为学生第四年接受专业特色教育,S为实践教育贯穿整个学程。

专业打造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专业特色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涵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等多个环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项目开发能力、试验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构建了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教育贯穿整个学程,包括现代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电子工程训练、电气工程训练、电子设计自动化综合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筑造平台,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基于学生工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实践、创业就业实践的需求,强化建设学院人才培养“基础、专业、研究、实践”四级平台。基础平台为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平台为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室;研究平台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电气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力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能变换与先进控制实验室、青岛市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工程实验室;实践平台为国网青岛供电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欧瑞传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四年教学环节学生依托四级平台得到培养,提升了学生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与国网山东电力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与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青岛大学电气与新能源产业学院,突出实践实训环节,在校企合作机制、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三、科研引领,激发创新驱动新活力

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0余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10人,副高职称30余人,博士40余人。教师们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在科研的引领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34项,充分展示了专业的创新教育成果。

四、产教融合,开拓就业发展新路径

专业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标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成长为科研、生产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

展望未来,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继续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科研引领,深化产教融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为推动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高端权益

2025-04-23 09:53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