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济青联动、淄烟潍协同,山东发文重磅打造“济青发展轴带”!

2024-02-04 11:05 作者:杨光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山东发展的“中心”进一步明确——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协同淄博、烟台、潍坊3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济青科创智造廊带、共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筑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高地、共塑海岱齐鲁文化、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等8项重点任务,其中多次点名“青岛”。青岛承载了更大的使命,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济青发展轴带”的隆起,作为“双心”之一,青岛的发展能级、辐射引领力以及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位势将进一步提高。

01、形成带动全省的“中脊主动脉”

“十四五”时期,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双中心城市群中,以成渝、杭甬、广深为代表的双城联动正在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身为经济大省,山东要想进一步乘势而上,需要更强劲的动力引擎。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双中心”,济南和青岛分别承担着“强省会”和“强龙头”的使命。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发生联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打造“济青发展轴带”是山东的解题思路。

“济青发展轴带”由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5市组成,总面积约5.77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4094万人,占全省的40.3%,经济总量4.82万亿元,占全省的55.1%,串联省会、胶东经济圈,连接济南、青岛都市圈,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济青发展轴带”的规划早有迹可循。山东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事关全省发展的关键文件中多次提出,促进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发展,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轴带。2023年陆续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函复的青岛、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强化济青协同互动。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城市化地区格局图。

国务院2023年9月批复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指出了山东“加强沿胶济线地区协同协作”的路径——“充分发挥胶济沿线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城镇发育水平高的突出优势,强化居中引领、陆海统筹的关键作用,联动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共建东西双向开放新高地、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带,形成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中脊主动脉”。

省发展改革委表示,济青发展轴带将以济青为中心,协同淄博、烟台、潍坊3市相向发展,构建“双心引领、一带串联、圈层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双心引领,即实施济南“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一带串联,即依托济青烟高铁、高速通道,深化5市产业分工协作、创新协同合作、人才共育共享、一体化市场共筑共建、设施互联互通、生态共保共治、文化相交相融等交流合作,夯实济青联动发展主轴。

圈层互动,即以济青为核心,以济淄、青潍同城化为突破口,联动周边城市,强化济南、青岛都市圈互动,深化省会和胶东经济圈协作,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02、14项目标勾勒2025年轴带蓝图

“济青发展轴带”将实现怎样的建设目标?

《实施方案》给出了明确答案——强化济青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淄烟潍比较优势,强化济青都市圈对接、深化省会和胶东经济圈合作,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轴带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为契机,统筹优化各类要素资源,促进陆海联动、蓝黄融合,共同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轴带,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

到2025年,济青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显著增强,济青科创制造廊带初步形成,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塑成优势,陆海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特色优势彰显、融合发展紧密、区域竞合共赢的济青发展轴带基本建成。

这样的蓝图是有具象指标作为支撑的。《实施方案》从综合实力、经济质量、民生福祉、对外开放、绿色生态五个方面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指标,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包括济青发展轴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4300万人等总体指标等。

到2025年济青发展轴带的14项主要发展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分别为济南和青岛确定了具体的贡献度指标——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022年的13.76%提高到2025年的14.5%,青岛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022年的17.07%提高到2025年的18%,“中心城市”的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凸显。

03、加快建设济青科创智造廊带

强大的产业体系,是引领区域发展能级跃升的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的八项重点任务中,“加快建设济青科创智造廊带”和“携手共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位列前两位,体现了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关键作用。青岛也将在其中发挥禀赋、带动区域形成新的产业比较优势。

作为轴带核心,《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增强济青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崂山实验室,做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平台,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五市围绕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海工装备、MEMS、现代种业等领域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创新体系,高水平共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齐鲁科创大走廊和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联动发展。

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芯屏产业园项目。

携手共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打造世界级先进智造集聚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群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青岛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集中布局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两个基地,加快发展青岛、烟台海上风电,建设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全面深化数字赋能,壮大国家级“双跨”平台,布局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联合培育先进计算、新型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网络安全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实施方案》还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优势品牌、打造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引领区等方面勾勒了济青发展轴带的产业发展之路。

04、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济青发展轴带所承载的重要使命。

山东在打造济青发展轴带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轴带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为契机,统筹优化各类要素资源”,并在14项目标中将“完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列为其中一项,足见山东对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视。

《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多条举措都指向更加科学高效的要素资源配置体系。

现代基础设施是要素加速流动的枢纽和通道。《实施方案》一方面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济南、青岛1小时通勤圈建设,支持济南、青岛培育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同时要求高标准布局新基建,积极发挥济南、青岛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集聚辐射效应,依托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建设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等。

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是对发展动力机制的重塑,也是对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塑。《实施方案》要求济青发展轴带示范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组织实施工业、能源、交通等碳达峰十大工程,建设济南、青岛、淄博3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碳汇等。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共筑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高地,《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聚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济南、青岛、烟台片区联动发展、特色化发展,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加速起势。发挥青岛市黄河流域港口门户优势,构建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通道。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等。

此外,《实施方案》还在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共塑海岱齐鲁文化、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等领域为五市布置了“作业”。

可以想见,未来,济青发展轴带上将贯通更多区域活跃增长极,打开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杨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2023青岛金融十大新闻

2024-01-30 16:48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