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书写的新年新篇章中,“产业”再次被着以浓墨重彩。
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现场
1月6日上午,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与往年该主题会议不同,今年会议不只有市发展改革委机关及所属单位和各区(市)发展改革局的相关负责人参会,各功能区、挂牌新兴产业园区有关负责人也受邀参加会议。
功能区是国家战略叠加的高地,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承载着城市产业新的增长点。这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主体”,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推动青岛在新一年更上层楼。
01、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硬基础,项目是硬支撑。
从中央到山东、到青岛,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首要任务进行部署,凸显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023年,青岛着力打好“新制造”“新服务”“新园区”“新项目”四场硬仗,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
“新制造”方面,1-11月,青岛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6.5%。
“新服务”方面,服务业贡献力度更大、质效更高。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9%;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7%。
在红岛汇科技金融中心,世界500强企业阿斯利康的标牌已经挂起。
“新园区”方面,8个已挂牌及过会园区集聚在建项目57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营收规模过百亿的园区增加到3个。
“新项目”方面,423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300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超130%。
一个引领意义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繁盛。这也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形态重塑和商业模式变革。
如青岛新型显示产业链以京东方为“核”,已集聚40多个配套项目、总投资2300多亿元;海尔凭借强大的“引力”,持续向青岛导入产业高端资源——去年,德国代傲集团青岛工厂正式投产,加西贝拉压缩机项目填补了青岛在高端冰箱变频压缩机细分行业的空白,和而泰东北亚智能制造基地持续扩大产能、拓展下游场景。海尔新投产的胶州卡奥斯生态园,迅速吸引了河钢、浙江康盛股份、王子新材料、江苏玖星精密科技等配套企业落地。
02、“拼”出新开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这无疑为新年起跑吹响了号角。
在青岛,2024年带来的新活力处处涌动。
新年伊始,载有总货值约2亿人民币货物的“乌奈札快航”货轮在响亮的汽笛声中驶离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开启了这座门户枢纽城市新年的世界之旅。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船坞一片忙碌景象。
在凸显青岛特色的海洋装备产业链领域,“链主”企业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手持订单61艘,以“开门红”迎接强势开局。目前,企业的大型散货船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首位,订单已排至2028年下半年,推动航运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全力让产业发展“主角”们轻装上阵,2023年1—11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08.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29日,全市同天发生的三件事仍然聚焦于释放企业活力——《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通过;青岛市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会召开;47家“链主”企业全员参加青岛市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座谈会。
这些迹象都印证着,青岛正在以更大力度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广阔舞台。
今天的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透露,新一年,青岛将在政策供给上继续加码发力。据悉,随着山东省政府出台2024年第一批“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青岛的政策清单也将于近期印发。
03、抓好国家战略落地
国家战略是城市进阶发展的旗帜。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碳”、青岛都市圈等战略任务落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青岛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首破3000万标准箱。
在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青岛具备独特的禀赋优势。坐拥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的青岛,承载着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的重要功能,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青岛要进一步构建黄河流域最经济便捷出海通道。以海铁联运及内陆港建设为抓手打造沿黄陆海大通道,在推进沿黄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生态环境保护中体现青岛担当。
落实“双碳”战略,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是挑战,更是机遇。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好试点示范创建,探索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积极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全力推动中电建即墨海上光伏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黄岛、莱西、胶州3个国家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抓好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
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和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青岛的发展能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岛都市圈的发展能级。青岛有责任有义务带动圈内城市推动各类要素在破圈、重组、进化中加速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服务共建共享。
会议提出,推进青岛都市圈建设,围绕建好交通、产业、生活、安全“四个圈”,加密济青高铁直达班次、加快与济南都市圈高铁公交化,推动京沪二通道连接线、董沂铁路等重要连接铁路取得突破。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促进政务跨区域事项“一网通办”。共建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合作区。协同打造济青高质量发展轴带。
尽管外部环境仍然充满考验和挑战,但开局起势向上向前的劲儿,比黄金还要宝贵。青岛正在铆足干劲,打响开局战。
作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