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2023年中国保险业十大新闻

2024-01-02 10:57 作者:朱艳霞 房文彬 杨雨萌 谭乐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分享到:

1、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举行,明确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保险业功能定位,要求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自2023年5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挂牌以来,在新的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保险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融入大金融格局,同时也面临更严格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后召开的监管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更好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保险业深刻把握自身职能定位,通过提升风险定价、精细化管理、风险减量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精准高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求“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两点是相互呼应的。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相比,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保险业提出要求。保险业要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做好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工作,更好地防范和减少各种风险对经济和社会的负向冲击,增强社会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重要内容。保险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质量的保险业作为有力支撑。

2、积极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保险业发挥独特保障作用

2023年7月、8月,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保险机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救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带队赶赴受灾一线督导快捷理赔并全力配合各地政府救援工作。各家保险机构都开辟了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简化理赔程序,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全力提升理赔服务质效。同时加大预赔付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据悉,保险业对此次洪涝受灾地区赔付金额已超100亿元,为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提供了独特保障作用,受灾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种类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都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威胁。历次灾害事故发生,保险业均积极支持救灾和灾后重建,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没有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这些灾害造成的巨额损失绝大部分仍由政府承担,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的冲击,老百姓防灾减损意识仍然薄弱。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新型国家风险管理体系,激励商业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在灾害保险开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3、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持续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大文章。2023年以来,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启动,4家养老险公司先后推出创新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由试点业务转为常态化业务;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启动,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个人养老金试点一年来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断扩容至20余家公司的99只产品,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万能保险等类型。同时,保险业充分发挥长期稳健资金管理和风险保障功能,为各类养老金保值增值提供管理服务。此外,加大对养老社区的布局力度,泰康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大家保险等公司均新增多个养老社区项目,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养老选择。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

保险业可以成为养老产业生态圈的连接者和资源整合者,通过提供保障、降低风险、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和增强消费者信心,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通过推出各种养老金融产品,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降低老年人面临的风险,减轻他们的财务压力;开展养老服务业务,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例如养老照料、医疗服务等。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保险业在养老金融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以保险产品为载体,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保险产品及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这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保险销售行为新规落地,有序推进消费者保护工作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启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2023年6月30日起,《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开始施行,不断提升保险产品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3年9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将保险销售行为划分为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环节,分别提出明确规定,更好地规范保险销售行为,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保护好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了金融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这标志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成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石。在此背景下,保险销售监管理念和制度需要升级,《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作为保险销售的纲领性文件,找准了保险消费者保护的发力点,规范了保险销售售前、售中和售后行为,这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5、倡导风险减量服务模式,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初,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财险业应把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稳定作为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各财险公司纷纷转变经营思路和模式,拓宽服务范围,在责任险、车险、农险等各类财产险业务中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做深做实做细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

专家点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王国军:

风险减量是保险发挥其风险管理职能的关键。在现代保险体系中,作为为社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保险公司为各个家庭、各行各业、机构组织和政府部门提供减量风险服务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降低行业经营成本的手段,是提升保险业形象的利器,是保证保险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保险业在向社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的过程中将逐步扩宽保险业的功能,增强保险业的作用,提升保险业的形象。风险减量服务也是保险业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切入点。

6、寿险预定利率下调、推行“报行合一”,切实防范利差损风险

2023年8月,多家人身险公司完成新旧产品切换,停售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将普通型寿险预定利率下调至3%以下。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趋势明显,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投资端普遍承压。预定利率下调可控制整体负债成本,降低利差损风险。在费用管理方面,近些年人身险业出现“报行不一”的情况,即实际费用超出了产品报备时的水平。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向人身险公司下发了多份文件,力推“报行合一”,率先在银保渠道启动。四季度,绝大多数开展银保业务的银行与保险公司重新签约,初步估算,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

专家点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

寿险经营通常关注“三差”:死差、利差、费差。2023年,寿险业下调预定利率,推行“报行合一”,对于防范利差损和费差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银行利率持续下行以及日本多家寿险公司因利差损而接连破产,利差损风险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虽然总体而言寿险产品的实际利率与预定利率的数值之差不算太大,但是因为寿险业体量比20多年前大了很多,所以资产负债匹配问题更加突出,如果不及时引导下调寿险预定利率,将可能带来较大的利差损风险隐患。推行“报行合一”,一方面是为了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另一方面对于防范寿险费差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7、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保险业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走深走实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保险业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着力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截至2023年6月末,6家中资保险机构在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15家境外分支机构;“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74个,保障境外总资产570亿元人民币。2023年6月,再保险“国际板”启动,助力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双循环”。2023年10月,再保险“国际板”迎来首批15家进驻机构,形成初步机构集聚形态。2023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在京设立宝马(中国)、安顾方胜两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保险业持续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境外项目、工程到员工意外、健康,共建“一带一路”催生了大量的国际化保险业务需求,不管是境外保费收入,还是境外投资规模均逐年增加。我国保险机构的国际化服务水平随业务发展也不断提升,契合业务需求,保险公司不断丰富、创新保险产品,不断完善优化保险服务水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也是衡量一国保险市场强弱的重要指标,保险业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自身也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推动我国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

8、被接管保险机构处置工作有序推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2020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实施接管。2023年以来,这4家机构风险处置工作迎来新进展。2023年5月,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00%,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2023年6月,中汇人寿及其分支机构获批开业,依法承接天安人寿保单负债、有效资产及全部机构网点,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2023年7月,瑞众人寿及其分支机构获批开业,依法承接华夏人寿保单负债、有效资产及全部机构网点,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2023年9月,申能财险获批筹建,天安财险重整迈出重要一步。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重点保险公司风险工作,一方面稳妥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创新处置模式,建立风险处置专项工作机制,成立专班或专责组推动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制订风险处置方案。对高风险机构实行贴身监管,防范流动性、涉众事件等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出现偿付能力风险苗头的保险公司,及时采取监管约谈、风险提示、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督促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偿付能力。被接管保险机构处置工作有序推进,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隐患,切实保护了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

9、保险资管业专业化经营20年,险资运用成效显著

自2003年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保资产成立以来,20年间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专业投资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保险资管公司达34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7万亿元,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20年来,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日渐拓宽,保险资管公司已成为国内可投资大类资产类别最丰富的主流金融机构,保险资管产品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保险资金为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规模已经超过24万亿元。

专家点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王国军:

得益于我国保险业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深厚积淀,保险资管公司在专业化的成长中获得了丰厚的土壤,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保险资管公司在长期资金管理、大类资产配置、长久期资产创设和绝对收益获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经成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核心管理人、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财经媒体“欧洲养老金与投资”发布的“2023年全球资管机构500强”榜单上,中国共有41家金融机构上榜,其中就有10家保险资管公司。

10、健全精算职业培养体系,精算师资格考试开启

精算是保险经营的核心技术。2023年7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精算师职业资格规定》和《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对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专业类别、考试科目等进行了优化,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算师职业资格管理和考试体系。10月21日-25日,2023年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9个城市同步举行,全国共有5000余名考生报考。这是精算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后的首次考试,将有力推动我国精算人才队伍建设和精算职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

中国精算师职业的起源和发展,是应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任务艰巨,这迫切需要更多精算人才发挥专业作用。另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开始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征,为推动保险业积极参与国家风险治理,也需要发挥精算师的专业作用。从1693年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编制的第一张生命表起,精算师就一直致力于人类风险管理,具体做法就是将非数字的变成数字的,将不可量化的变成量化的,将不能建模的建成模型,进而将不可承保风险转变为可承保风险,将高危风险控制为低危风险,将不可持续的行为和过程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2024大趋势

2024-01-02 10:56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