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青岛在一项国家级测评中再次拿到好成绩。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青岛家电及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基地被评为五星级示范基地,其中家电及电子信息为连续四年五星,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为连续两年五星,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被评为四星级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评价,以一星—五星体现,星级越高表示发展质量越好。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评价共评定五星示范基地28家,占比6.7%;评定四星示范基地240家,占比58%;三星示范基地127家,占比30.7%;二星示范基地19家,占比4.6%。
青岛三家获评五星,占全国的10.7%,获评数量排名第一(北京、上海、江苏、青岛、深圳各3家,山东、浙江、湖北、湖南各2家),五星四星获评率100%,示范基地评价结果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青岛顺应潮流趋势,捕捉产业机遇,加快动能转换,新型工业化成效明显。2021年,青岛制造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3.4,居全省首位;位列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百强榜第6位。
当前,青岛正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正是示范引领的“主攻手”。
01
必然选择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显著标志。
经过努力,我国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强大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底气。
面向未来,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也是重要目标,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重塑青岛制造业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的必然选择。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就是要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效率效益、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区。
从评价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整体发展质量良好,创造了全国三成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额、四成以上的利润总额;集聚了280多万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万家,上市及挂牌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地方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可谓不辱使命。
02
五星风采
五星示范基地作为先进代表,发展成效突出,产业实力雄厚。
2021年,全国五星示范基地28家,占比6.7%。其中,东部地区21家,分布在山东、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福建、浙江;中部地区7家,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
青岛有3家获评五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与北京、上海、深圳并列第一,实力不俗。
作为老牌家电强市,家电电子是青岛作为制造业之城的特色优势。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青岛家电产业早已成为全球产业的重要一极。2021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面向未来,青岛家电产业正剑指“到2035年,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带动集群生态规模突破万亿元”的远大目标。
基于雄厚的产业基础,青岛家电及电子信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于2010年入列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表现出色,迄今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五星。
该基地利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多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了“先进制造实力+世界级品牌+创新研发能力”的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巩固了青岛市家电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再来看软件和信息服务示范基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下,以数据为驱动的“软件定义”正成为信息化发展新标志和新特征,不断催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消费扩大升级、智慧社会加速到来。对一个城市而言,谁能占领软件业制高点,谁就有实力“定义”未来。近年来,青岛加快培育提升软件“五名”(名品、名企、名园、名展、名人),产业生态和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于2017年顺利列入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
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示范基地以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青岛信息谷、青岛软件科技城、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为主体园区,形成环胶州湾布局、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东园西谷北城”产业发展格局。示范基地以工业软件(含嵌入式)及解决方案、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位置信息服务、区块链等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了海尔、海信、软控、东软载波、鼎信等一批龙头企业。
青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该基地是我国“十一五”重点建设的三大造修船基地之一,集聚了北船重工、中海油青岛海工、中石油青岛海工等船舶海工装备龙头企业以及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中国船柴、海西重机、海西重工、海西电气等研发及配套设备企业,形成了以造修船、海工装备制造为主,船舶配套及研发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四大海工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之一。
家电及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三个基地被评为五星,表明其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领先位置,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推广。
03
再接再厉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新型工业化,集聚发展是路径,集约发展是目标,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岛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遴选了一批管理服务机构明确、四至范围清晰、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统筹支持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系统完备的工作推进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沿着这一路径,青岛工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独立入选集群数量并列全国城市首位;共有4批18个集群获评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总数居全省首位。
一大批高能级产业集群的崛起,推动青岛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加速迈进:制造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3.4,居全省首位;位列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百强榜第6位;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家电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出明确部署: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优势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超前布局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青岛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起三年攻坚,面向未来发展、面向增量崛起、面向生态型产业培育,重点发展“7+10+7”共24条产业链,力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目标是要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效应,集约发展才能提高效益,集聚发展是实现集约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集约发展的基本前提。
要加强规划引领,精准绘制“产业地图”,突出主导产业,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帮助企业“对号入座”,引导要素靶向汇聚,不能放任自由生长。
要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跟风,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
要设置亩产杠杠,提高引入门槛,不能“来者不拒”,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化的过程就是集聚集约的过程,谁的水平高,谁的竞争力就强。青岛产业在集聚集约发展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再上水平和层次,产业竞争力就将进一步树立,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城市争先进位就有了坚实支撑。
作者 | 观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