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山东工业十强县出炉,青岛这个区位列第二

2022-06-06 07:07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118个县(市、区)PK,这10个胜出。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通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确定烟台市福山区、青岛市黄岛区、威海市环翠区、淄博市临淄区、诸城市、济宁市兖州区、邹平市、东营市东营区、滕州市、济南市章丘区等10个县(市、区)为2021年度工业强县。

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天,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也是统筹推进工业强省建设的基本单元。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培育一批特色强县。

县域强不强,关键在产业,尤其是工业。

为进一步调动县域竞相加快发展工业的积极性,提高工业强县评选激励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发挥财政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山东省从符合条件的地区中,择优确定10个县(市、区)纳入支持范围。

根据排名情况确定工业强县名单,省级给予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其中包括给予每个工业强县不少于1亿元资金奖补支持,专项用于县域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全省16市共有118个县(市、区)参加评选(18个城市中心区不参评),能够胜出上榜十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代表了山东县域工业经济的最高水平。

青岛市有黄岛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五区市参加评选,黄岛区上榜,位列第二。

黄岛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经济强区,2021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三强、全国百强区第4名,超过省内10个地市;也是工业强区,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七位。

制造业是黄岛区兴区强区之基,是青岛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入列山东省工业强县,将享受一系列财政激励政策支持,黄岛区,乃至青岛市工业经济发展迎来新利好。

01

撬动县域经济的“支点”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推动器”。

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一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021年,山东省有13个县(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构成了山东县域经济的骨干,也让山东与江苏、浙江一同,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数量的第一阵营。

江苏省昆山市

但与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相比,反映在质量效益及人均相关指标上,山东县域经济还有较大的差距和潜力,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能不足、特色产业不强、要素保障乏力等共性问题。

为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努力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此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县域经济强不强,关键看产业。意见提出,以县域发展差异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为方向,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提高县域核心竞争力。

2021年9月,山东省财政厅等8部门发出《关于修订印发山东省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调动县域竞相加快发展工业的积极性,提高工业强县评选激励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发挥财政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

根据通知,政策实施期内,山东每年在全省择优选择10个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工业强县,支持其提升制造业比重,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打造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对择优确定的工业强县,集成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引导基金、金融等政策,集中支持其率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形成多极引领、多点支撑、协调联动的县域发展新格局。

评选相当严格。主要选取有客观数据来源、能够体现工业强县特征的四个方面16项二级指标,并将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产品质量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和统计数据不实问题作为“一票否决”事项。

激励政策相当给力。一是专项资金,省级给予每个工业强县不少于1亿元资金奖补支持,专项用于县域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专项债券,省级对每个工业强县单独安排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额度,由当地统筹用于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并符合专项债券发行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是引导基金,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对工业强县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四是金融政策,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优先保障地方金融机构发放工业强县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

可以看出,山东对工业强县寄予厚望,拿出“真金白银”进行集中支持,就是要树典型,以点带面,用工业强县示范带动县域经济腾飞,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02

“全省第二”,还有空间潜力

参与工业强县评选的山东县(区、市)共有118个,进入十强可谓是优中选优、强中选强。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名列第二,显示出其超强的工业经济实力。

从综合实力看,2021年西海岸新区工业增加值1303.32亿元,增长10.7%;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64.3亿元,增长16.4%。

西海岸新区已经建立起殷实的制造实力:2021年生产了495万台家用电冰箱、548万台家用冷柜、392万部手机、1900万台彩色电视机、1543万立方米金属集装箱……

从发展潜力看,2021年全年,西海岸新区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同比增长23.0%,占全区投资比重的19.2%,对全区投资增长贡献率达80.9%;高技术投资增势明显,同比增长36.9%,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2.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2%。

从创新活力看,西海岸新区研发(R&D)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8%;获批全国首个国家融合创新示范区,集聚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3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882家,“专精特新”企业由106家增长至1062家,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海洋和开放,是西海岸新区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塑造西海岸新区工业经济最强劲的动能——

船舶海工、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势头强劲,全球最大吨位级“海上石油工厂”、首台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等高端装备走向世界,海西湾入选全国船舶海工行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海藻加工基地和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齐聚;以西海岸新区为主要承载地的智能家电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化工等五大集群产值均占全市半壁江山。

作为“山东第一区”,西海岸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省首位,超过了省内10个地市。此番,在全省工业强县评比中拿到好成绩,也在情理之中。

欣慰之余也要看到,强中自有强中手,西海岸新区未能跻身首位,表明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对标上海浦东等先进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区先进制造业大项目支撑不足,高成长性企业数量偏少,“四新经济”尚未形成规模,科技、金融、人才、土地等要素饱和性支撑不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仍需放大。等等。

短板弱项就是空间和潜力,挖掘好、拓展好,西海岸新区的综合实力就将再上台阶。

03

先行、示范

山东评选工业强县、定制扶持政策,就是要集中支持其率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形成多极引领、多点支撑、协调联动的县域发展新格局。

山东对工业强县提出的目标任务是:聚焦主导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做强产业链条,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打造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确保在增长速度、规模效益、自主创新、“两化”融合、资源节约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这也为西海岸新区发展工业经济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西海岸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近期,中央、省、市三级先后出台专门文件,为新区发展把脉领航,谋划蓝图。

国家要求新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山东省要求西海岸新区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刚刚发布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西海岸新区要坚定不移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重点在七个方面示范引领,其中之一就是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示范引领。

要做引领者,不做追随者,西海岸新区必须敏锐洞察潮流趋势,站在未来看今天,想在前,做在前。

当前,西海岸新区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四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广泛嵌入和深化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逐渐打造出新的业态形式、新的商业环节、新的产业组织以及新的价值链,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西海岸新区在“四新”经济培育上下了大功夫,成效很明显——

引进科大讯飞、极视角等亿元以上“四新”经济项目617个,“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3%;半导体和光电显示产业集聚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过千亿元,京东方全球最大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落户新区,投资160亿元的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破土动工,“芯屏”全产业链加速形成;卡奥斯、橡链云赋能企业百万余家。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建成启用。

乘势而上,深耕“四新”经济,将不断拉到西海岸新区的“产业海拔”,增强其示范引领作用。

据悉,西海岸新区将加快打造“芯屏”产业、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船舶海工、汽车、高端装备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扩大海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模;打造“四新”经济高地,培育一批全国500强和省市百强企业。

打造“四新”经济高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技、人才、资本、营商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协同发力,西海岸新区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种种迹象表明,山东将在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工业发展上倾注更多精力与资源。以入列全省工业十强县为契机,青岛应顺势作为,用好省级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为西海岸新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以点带面,拉高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作者 | 观象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