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山东港口青岛港: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2022-01-04 07:23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分享到:

山东港口青岛港去年1-11月货物吞吐量完成5.84亿吨,同比增长5.2%,推动各大船公司增航线、扩中转,全年新增23条航线,吸引更多产业金融贸易要素落地

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这几天,山东港口青岛港船来货往,昼夜不息。繁忙的前湾港区,达飞船公司新下水的LNG双动力船舶“达飞尤妮提”轮顺利完成作业,以35.2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平均作业效率创出了LNG船舶的效率新高。

面对全球港口普遍出现的拥堵现象,青岛港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赋能加持下,全力拓展海向、陆向空间,全球前20大船公司开航线、升运力,载箱量2.4万标箱的全球最大集装箱班轮常态化靠泊,码头始终处于满负荷高效作业状态,朝着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全速进发。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4亿吨,同比增长5.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18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3%,进一步凸显在中国北方港口的首位优势,让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通畅。

全年新增23条航线

对世界港航业来说,2021年可谓挑战重重,产业链供应链流通受阻,主要港口普遍出现拥堵。在这场全球性危机面前,青岛港有所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日益稳固的枢纽地位。就连曾堵塞苏伊士运河的“长赐”号货轮,也因为船舶修造、货源充沛、亚欧航线布局等因素,而选择在青岛港开启其修复后的首次载货远航。

去年,青岛港新增23条航线,航线增速步入历史最快、最好时期,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达飞、万海、高丽、以星、长荣、东方海外等各大船公司纷纷在青岛港强化航线网络布局,充分体现对青岛港枢纽地位的认可。

以星综合航运(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负责人郑毅深有感触:“受疫情影响,海外港口拥堵,船期非常不稳定,以星仍然实现了货运量的增长,这得益于将青岛港作为全球航线布局的重要节点。”

在开辟航线上,青岛港抢抓跨境电商需求旺盛的机遇,实现阿里巴巴美西跨境电商快航“零突破”;成为“美线直客特快专线”首挂港和中国北方唯一挂靠港;签订“两港一航”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内贸集装箱精品航线;强化中转枢纽港建设,积极搭建中转通道,争揽整船换装业务,中转规模全面提升;发力“散改集”增量。

在市场开拓上,青岛港联合铁路,首次开通至武安、宁夏矿石敞顶箱专列;开发日本双日商社新客户,实现日本四大矿石贸易商在青岛港的首次聚齐;开辟“青岛-黄骅”转水物流新通道,打通“黄岛-西安”铁路全程物流新通道,开辟“青岛-江苏”转水物流新通道。

在服务便利化上,青岛港在马士基全球集装箱码头泊位效率排名中连续六年荣获第一名;自动化码头创出单机效率52.1自然箱/小时生产纪录,第七次刷新世界纪录;干散货大船泊位单机平均效率提升3.6%以上,泊位生产能力进一步释放;董潍输油管道2号线升级改造,单线输油效率提升13%;连续2个月开展矿石“突船疏港”大会战,创出昼夜靠离船舶、昼夜装车等多项生产纪录。

在项目创新上,青岛港相继落地淡水河谷原矿中转新项目、伊藤忠全国首单20万吨铁矿石保税筛分业务,董家口摩科瑞库区获批100万方原油期货指定交割仓库,黄岛液化库区获批15万吨低硫燃料油期货交割资质,船供油实现跨关区直供、外锚地挂港加油、董家口油轮泊位海侧供油等三大突破……

对标全球先进港口

港口“吞吐量为王”的时代正在远去,未来竞争力既要看体量,更要看质量。

单纯从体量来看,青岛港已经是东北亚港口中绝对的翘楚,货物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五,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东北亚第一。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波罗的海交易所提供支持的《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2021)》亦显示,青岛港竞争力位居东北亚地区港口之首。

但是对标全球先进港口,青岛港在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网络连通能力、国际转运能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突破。因此,加快补齐航运补给服务体系、现代高端航运要素等短板,实现港口能级和城市能级的跃升正成为青岛港发力的方向。

在物流枢纽港建设方面,釜山港外贸航线多达270条,年集装箱中转比例近50%、超过1000万标箱;上海港外贸航线超过300条,近期还获批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面对差距,青岛港抢抓山东自贸区、RCEP等政策机遇,推动各大船公司增航线、扩中转,推动内陆腹地开班列、建陆港,深度融入“端到端”的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加快提升国际枢纽港地位。

在金融贸易港建设方面,上海港是上海银行第2大股东、中国邮储银行第4大股东,年投资收益超过30亿元,上海港还与中国人保财险、宁波舟山港等一起设立了东海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占20%股权。鹿特丹港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港产业带,吸引了3500多家国际贸易公司落户。汉堡港以航运、贸易带动金融、保险、旅游休闲等行业发展。奋起直追的青岛港正在培育高端业态、发展临港产业上发力,吸引更多产业金融贸易要素落地。

2021年,青岛港成立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专班,重点从集装箱发展、航线布局等方向突破,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集装箱国际中转通道搭建、国际航线加密、整车业务多元化等新项目新业态落地。

“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国家物流枢纽等政策机遇给我们带来发展信心。我们为什么组建政策专班?不是每个港口能有这么多政策叠加,这种优势需要我们去争取。”山东港口青岛港有关负责人表示。

“单兵出击”到“集团作战”

事实上,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格局下,青岛港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并非“单兵出击”,而是“集团作战”。山东港口明确以青岛港为中心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各大港口加快融合,注册在青岛的贸易、金控、航运、产城融合等十大板块公司也带动更多要素向青岛集聚。

2021年,山东港口围绕港口主业设立或参与设立了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百亿级市场化产业母基金等,构建高端服务平台,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新业态不断壮大,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以落户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例,依托青岛港作为东北亚重要大宗商品流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品类、多模式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更好分享供应链优化增值收益,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推动大宗商品贸易集聚高效发展,为自贸试验区提供制度创新范例。

在这一进程中,青岛港更高昂“龙头”地位,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RCEP机遇,推进期货交易、临港产业、冷链物流等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助力青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要素配置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去年7月24日,由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青岛上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实现了青岛法人期货公司零的突破,也成为中国期货业的一次“破冰”。成立以来,港信期货依托港口产业优势、交割优势、供应链金融优势,在港口优势大宗商品上迅速做大做强。

去年8月23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原油码头二期、液体化工码头正式投产,助力青岛港形成由董家口港区和黄岛港区两翼齐飞的世界级大型原油码头作业集群,推动山东港口打造国际原油中转分拨基地,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除了码头建设,涉及集疏运、临港产业、配套设施、仓库堆场等一系列产城融合项目都在紧张施工,加快建设国家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

可以预见,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未来将在全球港航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