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让更多要素“畅其流”

2021-03-10 07:49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牛年“牛犇”,胶东经济圈正在一体化的轨道上加速前行。

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在过去的一年中,胶东五市“攥指成拳”,建立高效协调推进机制,已成立交通、产业、科创、政务服务等30多个联盟,签署40多项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进入牛年,胶东经济圈在交通一体化发展、要素流通上接续发力,并通过搭建平台、破除藩篱,向着改革“深水区”挺进,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纵深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推进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内先进的经济圈,着力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交通一体化先行,发力“1小时通勤圈”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置于首要位置。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五市交通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2020年7月18日,五市交通运输局在青签署《胶东半岛交通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共同致力于打造交通一体化发展共同体,齐心协力共建高效交通圈。2020年,借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大势,胶东区域内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高铁方面,11月26日,西连济青高铁,东接青荣城际、莱荣高铁的潍莱高铁通车,打通了胶东半岛至内陆腹地的便捷通道。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虎成介绍,今年,在加快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明董高速和潍烟铁路(青岛段)、莱荣铁路(青岛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基础上,将重点推动一批拥堵路段扩容改建和穿城镇路段改线工程,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新开工国道204烟沪线(莱西城区段)改线工程,实现与烟台顺畅对接;加快推进省道219灰里线(青新高速至平度高密界段)拓宽改建工程,新开工国道309荣兰线(胶州即墨界至省道219段)改建工程、省道215黄岛瓦韩路西延工程,实现与潍坊顺畅对接;完成国道204烟上线(黄岛大场段)改线工程,实现与日照顺畅对接。

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硬件”联通后,胶东五市积极提升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今年,围绕胶东五市客运“一体化”、信息“一站式”,青岛将牵头构建多层次、大容量、快速化的城际客运服务体系。就在今年春运前夕,青岛至日照、莱州的定制客运线路已开通,年内将陆续开通日照至董家口、五莲至董家口、高密至胶东国际机场的公交化客运班线。

而在今年2月8日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清晰擘画了未来5年胶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蓝图:到2025年,青岛将基本建成“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所长邵光平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进一步加强了胶东经济圈对内、对外联系,对于胶东经济圈全面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胶东经济圈要着力构建形成以国际性机场、港口等重要枢纽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成相邻城市间的1小时通勤圈。”

人才交流互动,要素资源实现更高效配置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是应有之义。而人力资源作为要素资源之首,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体化发展启动以来,胶东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新模式,五市医保局共同签署《胶东经济圈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五市民政局签订《胶东半岛养老服务联盟合作协议》,五市人社局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创新推出24项人社领域一体化合作事项,以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在五市之间的流通,实现高效配置。

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统筹人力资源配置,加快消除城乡、市域间户籍壁垒,支持青岛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人才交流互动。

而从山东省和青岛市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今年,“人”这一要素资源将在胶东经济圈五市内实现更高效配置。

在2月23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会议强调户籍制度改革对促进人口和劳动力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认真细致做好政策制定和衔接配套,切实抓好政策落实,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月4日上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更是亮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磅措施:“十四五”期间,山东省人口登记将更加便利、人口迁移将更加自由,人口管理将更加精准。其中明确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推动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引导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五市人社局于去年7月份建立的胶东经济圈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联盟,在牛年伊始也有大动作“接力”:3月4日上午,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推动,省人社厅支持保障,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人社部门共同参与筹建的胶东经济圈人事考试“5+1”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胶东经济圈人社事业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为其他要素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可以预见,在人力资源的带动下,其他各种要素资源将加快流动流通,实现合理高效配置。”市社科院政法所副研究员刘振磊表示。

放大视野,挺进改革“深水区”

当下,胶东经济圈正奋力开创新局面。但是,一体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接下来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体上来说,过去一年胶东经济圈藩篱已经打破,设施逐步连通,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各种平台得以搭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协同发展。但一体化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和改革一样,是一个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的过程。越往后越是‘深水区’,越有‘硬骨头’要啃。”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青岛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刘文俭认为,五市一体化最大难题在于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胶东经济圈要进一步健全区域一体发展制度,形成责任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推动要素在五市内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胶东五市应该放宽视野,对标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内先进的经济圈,把视野从胶东放大到全省甚至沿黄九省,用开放的胸襟迎接区域一体化这一大趋势。”刘文俭说。

由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组成的胶东经济圈,拥有完备、雄厚的产业体系,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产业兴则半岛兴,产业一体化关系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成败。在《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字里行间都释放出产业协同的信号。过去一年中,青岛作为胶东经济圈当之无愧的龙头,旗帜鲜明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成为推动五市产业协同的重要载体。各类联盟的建立,更是为产业协同充分赋能。

“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设施逐步联通后,五市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产业的协同发展。我们应当看到,胶东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相比,在产业的质量水平上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尽快建立产业方面的合作机制,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选择上有更长远的打算,把一体化的过程当成做强做优产业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产业。”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于慎澄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年一体化发展将从开局之年的“打基础、拉框架”向“强功能、展形象”转变,胶东经济圈五市将聚焦重点关键领域,加快一体化进程,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