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2月19日讯(记者 陈晓晗)倪雯打算一直置顶上海学习群了。
作为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协调指导处的处长,本次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几乎成为了她与民营企业家们距离最近、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活动。“感觉与大家融合了。”她笑着说道。
12月14日至18日,这个岛城首次将干部与企业家混合在一起培训的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如火如荼的进行着。5天时间内,像倪雯一样的12位青岛市民营经济相关部门干部与38位岛城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共同学习,了解了彼此的心声,探索了上海的创新创意。
课程虽然告一段落,但岛城奔涌向前的创新浪潮,或许才刚刚开始。
图片培训班成员合影
初心:青岛要成为开放的支点
早在1995年,青岛就曾提出“学上海”的口号,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上海引领了长江流域开放发展,深圳引领了珠江流域开放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长江以北也需要有一个类似的战略支点。
青岛,就是这个支点。
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又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还承担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等国之重任,在“大循环”和“双循环”中都具有“双节点”价值。
从自贸区的政策创新、机制改革,到航运贸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生态的培育完善,上海的先进经验,与青岛是高度匹配的;上海的产业形态,与青岛是高度互补的,上海的创新创意,是青岛可以借鉴吸收的。
作为一座青春之岛,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一个城市中的“独角兽”,青岛把目光投向了上海。而本次培训,正是学上海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上海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发展模式都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青岛先楚能源发展集团副总裁孙艳这样认为。
“青岛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难免出现‘小富即满’的心态,能来到上海看看全国同业同仁的发展状况,是一个让岛城企业家开拓眼界、再接再厉的宝贵机会。”青岛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利表示。
平台:培训形式搭建沟通桥梁
本次活动,是岛城首次民营经济相关部门的干部与企业家联合培训,这使培训班成为了政府与企业沟通得天独厚的平台。
对政府干部,这是了解企业家所想所求,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发展赋能的重要途径。
“这次培训为什么叫‘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专题培训’呢?”青岛市委统战部四处三级调研员石长青解释道,“支持两字,恰恰体现在岛城的干部身上。我们要通过培训的契机,提高自身的素养,走进企业家,倾听企业家,更好的为企业家服务。”
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倪雯向诸位企业家介绍了刚刚上线的政策通二期。“上线的时候觉得宣传力度很大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家没有被触达。”倪雯颇有感触,而这次的培训,无疑给了她一个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她得以将政府最新的举措告诉给有需要的企业家们。“青岛市是副省级城市当中首先创新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城市,企业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和要点。跟他们一起学习,能从企业家的视角去考虑如何制定政策,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倪雯评价道。
而对企业家们,这也向各部门了解当下政策,表达自身需求的渠道。
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政府搭建的多方平台。这次培训,让原本企业家心中“高高在上”的政府形象,成为了身边一个个可知可感的同窗,双方距离被瞬间拉近,沟通渠道也就此打通。“我们是很需要政府支持的,这个活动让我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政策,也能更好的获得政府的帮助。”海利尔药业集团董事长葛尧伦激动的说道。
思考:在多层次进行创新
“长三角一体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创业与企业管理经验”……上海交大丰富多样而贴合实际的讲座,加上三次实地考察,让“创新”的意识灌注在了每个参训者的心中。
来之前,三个小时的理论课安排一度让参训者们头疼不已。而到了现场,三个小时却犹如白驹过隙。
意犹未尽,是大部分企业家对授课的评价。“老师们有高度也有深度。”青岛镭视光电葛序理这样评价道,16日关于资本市场的课程让他至今依然回味无穷:“老师不仅仅是学者,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现在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这样的课程给我们指引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也坚定了我们上市的信心。”
企业家在听老师授课
作为一家以专利而立的公司,镭视光电一直以创新为其持续驱动力。“不断创业”,是葛序理对公司的期望。对他来说,每次通过创新技术研发新的产品,都是又一次小小的创业。而在上海参观G60科技走廊的机会,也让葛序理找到了公司“不断创业”的后续方向与无限可能。
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对一个公司至关重要。但企业创新,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这两点之上。上海之旅,让企业家们对创新的维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企业家参观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现在是我们关键的一步。”葛尧伦表示。
对于海利尔药业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体量已经达到了30亿左右,资金较为充足,制度也已经完善。这时,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只是单纯的把摊子做大,一个企业不可能长久。”葛尧伦深思后说道,“如何让公司反应速度快起来,如何让年轻人能在一个具有一定历史的公司里有积极性,这是公司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必须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到2025年,葛尧伦希望能带领海利尔进入行业世界三十强之中。他相信,创新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最根本的其实是一种家国情怀。”孙艳对创新有着独特的理解,“去推动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去吸引人才来到自己的家乡,我想,这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五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企业家们从上海带来的创新之种,也将在青岛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心怀家国,多维思考,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岛城奋勇拼搏的企业家们,必将乘上资本之风,插上创新之翼,创造出岛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