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口罩概念股正在快速扩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近期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多家大企业宣告跨界生产口罩,口罩紧缺的局面有望到缓解。
行行“跨界”全体抗“疫”
除了原本生产口罩的企业正加足马力复产,在这场防疫战中,近期不少大型企业也纷纷跨界转产。
2月8日消息,车企比亚迪(002594,股吧)正迅速调配资源,援产口罩和消毒液。公司称,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 (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 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本月内将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广汽集团(601238,股吧)也正在筹备口罩生产线,预计将于近期开工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2月6日下午,中国石化(600028,股吧)官方微博发出寻求口罩生产合作的文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最新消息是,截止到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据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国石化将助力新增口罩产能13万片/日,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片/日以上。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包括雅戈尔(600177,股吧)、水星家纺(603365,股吧)、华纺股份(600448,股吧)、报喜鸟(002154,股吧)等上市公司表示临时改线转产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等业务。另有一批纸尿裤生产商家暂停生产计划,转产口罩和防护服。有市民更是向《金证券》记者反映,自己长期去的美容院所属的内衣工厂,也开始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和石墨烯远红外线材料的(高温煮过后可反复使用)日常口罩。
根据天眼查统计数据,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全体拥“医”的特点。
政策扶持企业开足马力
据了解,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口罩产能,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罩”难求的局面,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对外解释,前几年有口罩厂由于订货不足而转产,加上疫情发生后口罩短时间需求暴增,又受春节停产及工人返乡影响,口罩产能受到限制,以及恐慌性购买囤积。
《金证券》记者接触的沪上分析师表示,本身口罩生产对资金要求并不高,近期各项扶持政策也对各路企业转产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比如,2月5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对于一些企业担心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再次强调,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此外,各地开辟绿色通道,对申报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企业,加快医疗器械审评审批速度。
概念股飙升警惕回落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华创宏观张瑜团队指出,不少地区复工日期在即,口罩供应足量是人员集聚开工的重要前置条件,是思考有效复工率的关键。如果全面复工,我国二三产就业人口总计5.3亿人,如每人每天一只则需要5.3亿只口罩/天,极端情况下,仅二产+医疗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
面对这样的大量需求,不考虑新建生产线(1-2周内无法形成有效供应,口罩制作好后需要静置除菌解析7-10天),在存量产能24小时工作(6000万只/天)、增加进口(2000万只/天)、推动小企业复产(1000万只/天)、安排轻纺企业缝制口罩(1000万只/天)等四大举措下,乐观估计每天可以供应1亿只口罩。
按照短期内日供1亿只口罩的估算,扣除交运、医疗两大刚需行业,留给其他行业人员的口罩数量可能在每天6000万只左右,对应当前二产2亿就业人口,只能满足其中的30%。不过,随着有能力的企业已经开始新建产能,2月底可能每天供应量接近2亿只。
投资人士则对《金证券》记者提醒,前期A股口罩概念股迎来风口,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口罩概念指数已飙升超70%,近9个交易日便贡献了66%的涨幅。如今口罩概念股大幅扩容,此前飙涨的相关个股有回落风险。
责任编辑: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