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中小银行中报分析:经营稳健 中期业绩现亮点

2019-07-05 08:00 来源:金融时报
分享到:

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成效以及适度的流动性环境,年初以来,中小银行资产增长和负债来源压力趋于双向缓解,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小银行上半年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总体来看,上半年中小银行运行良好。一方面,风险压力在逐步减弱;另一方面,得益于营收快速增长,中小银行利润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表示。

营收快速增长可期

营收增长将是中小银行上半年业绩的一大看点。从去年至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中小银行营收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不少中小银行业绩增长超预期。

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营收同比增速为16.2%,较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若将同比增速由高到低排序,城商行营收增速整体居前,且部分城商行实现了大幅提升,例如,青岛银行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了90%。

专家分析称,这一趋势有望在上半年业绩中得以延续。“从负债端来看,目前,整个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有所下降;从资产端来看,因为加大了对于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中小银行信贷资产增长较快。预计上半年中小银行营收业绩表现不错。”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包括经济环境、监管环境在内的经营环境持续改善,为中小银行今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推进,近期,来自于小微、民营企业等领域实体经济需求的增长带动了中小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从而将拉动其营业收入较快增长。”曾刚也认为。

中小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还将受益于监管强化的大环境。

“不排除个别中小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占比较高,但总体来讲,绝大多数中小银行业务是以存贷款为主的传统业务。过去一段时间,监管层对同业业务、影子银行的规范,对这一群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与此同时,监管强化收紧了很多融资通道,实际上带动了市场对中小银行需求的稳步回升。”曾刚说。

信用风险边际向好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已进入出清后期,不良生成压力缓解。上半年,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有效缓解,且已经出现了边际向好的趋势。

“中长期来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而且是在逐步收敛的。”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资产质量向好趋势在今年一季度已有所显现。一季度数据显示,上市中小银行不良率整体改善,其中不乏将不良率控制在1%之下的城商行,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

事实上,在一些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充分的地区,部分中小银行不良率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以杭州银行为例,该行一季度末不良率较去年年末继续下降了0.05个百分点,已连续两年实现下降;同时,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至1.07%,较去年年末下降了0.1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继续企稳向好。

不过,防风险攻坚战仍是“进行时”,一些中小银行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压力,不排除部分中小银行不良率上半年出现反弹。

需要强调的是,不良率上升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银行新的风险形成。“很大一部分不良是过去隐性存量风险在近两年监管强化的要求下充分暴露出来的,事实上,新的风险在逐步减弱。”曾刚说。

专家普遍认为,现阶段将风险及时、充分、准确地暴露,加以及时地处置与核销,实际上意味着存量风险在有效减少,这有助于中小银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释放出新的资源投向更好的企业,从而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今天核销的越多,未来的增长发展空间越大,从中长期来看实际上有利于中小银行发展。”曾刚认为。

小微信贷亮点凸显

小微业务一直是中小银行的经营亮点所在。从去年年末数据来看,城商行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62622亿元,全年增速16.1%,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的水平。在政策支持下,小微业务将继续“点亮”中小银行年中业绩。

“中小银行是服务民营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三农’普惠金融领域的主力军,这点毋庸置疑。”曾刚分析称,一方面,中小银行的客户对象长期集中在小微、“三农”层面,定位非常清晰,在了解本地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在了解客户个性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另一方面,其管理层级比较短,机制相对比较灵活,能够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短平快的信贷需求。

数据显示,2018年中小银行总资产为68.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26%。据此估算,体量不到30%的中小银行,在小微信贷领域贷款投放占比已达到60%以上。

当前,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正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要求。“加大中小银行数量与占比,也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微民企、‘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当中的主力军作用。”曾刚表示。

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未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服务小微、“三农”等普惠金融群体还需进一步强化中小银行的天然优势。

“在中小银行自身层面,要坚持回归主业,更加深入地了解普惠客户的现实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差异化创新。在政策层面,要通过配套更多的政策支持,为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让中小银行群体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支持民营、小微及‘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曾刚建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