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在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各种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和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效治理,金融风险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金融安全稳定得到有效维护,金融风险从发散状态转向收敛状态。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非一蹴而就,防风险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远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到了多方面的风险,目前这些风险仍然存在,有些有所缓和,有些有所调整,但总体上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近日撰文分析称,当前,在国内,金融风险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一是重点领域“灰犀牛”风险上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规模大,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上升,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在某些局部显现,可能传导至金融机构,引发金融风险。二是重点机构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风险仍然比较突出。个别金融控股集团、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可能暴露,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络借贷风险仍需关注,非法集资形势仍然复杂。三是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不容忽视。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稳定承压,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交叉传染可能性加大。
具体来看,以保险业为例,虽然近年来保险业激进经营和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偿付能力指标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较高位运行,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也有所降低。但是,需要加以重视的是,外部环境变化对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正在增大,保险业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互联网金融风险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重点领域。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的“714高炮”网贷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但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多方面风险也亟待加强监管。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同比下降5%的同时,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同比增幅却高达121.01%。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涉众性强,风险因素复杂交叉,在近年来监管部门推进专项整治、整顿互联网金融秩序的同时,建立监管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还需要进一步补齐监管短板,扎紧监管篱笆,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在尽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风险防范,平稳有序处置好高风险机构,建立市场化法治化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等方面,监管部门的下一步行动均值得期待。
同时,自去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国际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在加快金融领域开放的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尽快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监管能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面临的跨境冲击和跨境风险有可能会增大,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管理,建立宏观审慎和微观市场监管的双层管理框架。
更为重要的是,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不仅要精准、妥善地处理好当前金融领域的各项风险点,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处理好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借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契机,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立足于增加有效供给、破除无效低效供给,持续优化融资结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打赢防范和化解风险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