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三点开始,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吹风会,五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齐出马,分别介绍了目前银行保险业运行情况,并就市场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先来了解下,今天出场的五位部门负责人分别是: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
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主任杨丽平
银保监会统信部主任刘春航
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
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
上证报记者整理了今天吹风会上的几大重点:
1、公募信托产品起售门槛从原来的100万元降至1万元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制定政策时思考的问题,和法律程序正式走完的是不一样的。
2、信托机构坚决不做监管套利的工具、坚决不做限制性领域的融资工具、坚决不做股东圈钱的工具。
3、正在研究起草和完善包括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信托业的流动性监管办法、资金监管办法、并表监管办法等,都在近期的重点考虑范围内。
4、从统计口径,确实五家大型银行已经变为六家大型银行。因为从股权结构、整体规模等指标看,邮储银行与五大行更为相近,划入更合适。
5、目前,理财子公司的进展:银保监会先后批准五家大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具体谁先开业?与批设的前后顺序无关,与银行筹备情况有关。
6、近两年来,违法违规、层层嵌套、透明度低、风险隐蔽的产品作为整治重点,这类高风险资产的规模共累计缩减约12万亿元。
7、今后在增加新金融供给的过程中,会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尽量避免新增加的机构出现高风险。对于高风险机构,会采取多种手段来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
设公募信托门槛降至1万元不准确
2月26日晚间,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拟设置公募信托产品,产品起售门槛从原来的100万元降至1万元。据悉,监管部分将从行业评级“A”的信托公司中,选择2家至3家作为试点。
赖秀福: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起售门槛1万元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制定政策时思考的问题,和法律程序正式走完的是不一样的。
选择两三家试点,也不准确。
一批信托制度在路上
赖秀福: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研究起草和完善包括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此前不同时期出台的要求、规范等,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些可以整合,有些规范可以补充与完善,有些可以做出调整。
通过前段时间的调研发现,当前比较重要的制度,比如信托股权管理办法、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信托资本监管办法等,要按照要求予以完善。这些制度的安排主要着眼于对此前十多类规范的精简和服务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有媒体反映,是否信托机构在资金的募集方式上会有所调整。信托机构一直定位在私募行业,但现在根据市场的反映、根据资管新规的发布,关于信托业的资金募集方式在法律规范上有值得研究和拓展的空间。
信托业的流动性监管办法、资金监管办法、并表监管办法等,都在我们近期的重点考虑范围内。
流动性管理办法去年就开始研究,也在征求意见,但目前要先出台资金、资本和股权管理办法,流动性的指标将在资金、资本和股权管理办法的大框架定了之后,再进行微调。
资本监管对金融业监管很关键。通过资本监管中不同权重的安排,引导信托业机构主动地配置到符合监管要求的领域去。
信托业以前为什么做通道业务?因为这类业务不怎么占用资本、容易做大,且不负担风险和责任,只是“收点手续费”。但这不是信托的本源业务,不利于培育信托文化,不利于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因此要完善资本监管办法。
信托乱象得到有力遏制机构要贯彻“三坚决”
赖秀福:信托业近年来的治理成效比较明显。截至2018年末,68家信托公司共计管理资产22万亿元,比年初下降3.54万亿元,总体稳中有降。通道乱象整治的效果明显。主动管理业务在整体结构中呈现上升势头。
近年来采取的监管措施,是比较“对头”的。组织开展了全面自查和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交叉金融业务,强化信托公司股东行为管理。去年对相关信托公司进行行政处罚2000多万元。信托乱象得到有力遏制,行业风气大为好转,市场显著改善。
信托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压缩通道业务、规范信托贷款、优化投向等,帮助企业去链条降成本。信托一部分有投融资功能,兼具多功能于一身。在鼓励信托公司积极开展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投贷联动等方面,稳妥降低企业杠杆方面也发挥了良好作用。
同时,信托行业本身也存在风险:一是交叉金融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三是信用风险呈现多行业多区域暴露的态势。
下一步要考虑:聚焦治乱象、去嵌套、去通道、去刚兑、防风险、补短板。要求信托机构坚决不做监管套利的工具、坚决不做限制性领域的融资工具、坚决不做股东圈钱的工具。
邮储为何纳入国有大行范畴?
杨丽平:邮储银行的监管事宜,确实调入了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
从统计口径,确实五家大型银行已经变为六家大型银行。因为从股权结构、整体规模等指标看,邮储银行与五大行更为相近,所以划入更为合适。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邮储银行与五大行相比,还是有特殊性的。例如,邮储银行的网点与大型银行不一样,具备“自营+代理”的网点形式;资产负债结构也不太一样;业务包括客户定位也有特点和差异性。
基于此,从监管要求上看,邮储银行与五大行大体是一样的,只有个别上有差异化要求。
无论是对于五大行还是邮储银行,市场准入的标准是一样的;在非现场的监管中,对于报表分析、重要指标都是一样的,对于逾期也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具有“自营+代理”的形式,防范操作风险方面与其他银行就不一样了,在这方面监管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大型银行中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邮储银行目前还不是,所以对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邮储银行就不适用了。
确保已批准的理财子公司高质量的开业运营
李文红:目前,理财子公司的进展:银保监会先后批准五家大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还有多家商业银行正式提交申请,已受理申请。
下一步主要工作: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监督整改;推动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框架;推动设立工作,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确保已批准的理财子公司高质量的开业运营;对于已开业的合规管理,促进其合规审慎开展业务。
另外,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已经列入今年的重点计划,基本原则是同类业务适用同类标准。我们也会关注资本金使用情况,这都是下一步监管关注的重点。
杨丽平:具体谁先开业?与当时监管批准子公司的前后顺序无关,而是与具体银行筹备的情况有关。
大行的“头雁”任务会不会影响它们的盈利状况?
银保监会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力争总体实现余额同比增长30%以上,信贷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市场担忧,这会不会影响大行的盈利水平?
对此,杨丽平解释了为何会对大行提出上述要求。一是大行应发挥“头雁”作用,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大行有更完备的体系架构,五大行早已经建立起普惠金融事业部。三是技术能力上,大行的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更完备,相关信息的对接速度很快。
杨丽平说,监管上,我们鼓励发展保本微利、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业务。除了通过大数据降低这类业务的成本,银行的资金成本也有政策支持。比如,中期借款便利等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资金成本也比较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也对符合条件的银行做相关业务免征增值税和印花税等。
高风险资产规模缩减12万亿元
肖远企:两年来高风险资产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并非“一刀切”,而是有重点精准打击,主要集中在通道业务、委托贷款、同业投资、同业理财这四大业务里的扰乱市场秩序、助长脱实向虚、高风险或者风险隐蔽交织这三大领域。
同时,这并不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过去两年银行资产规模从过去14%-15%的增速下降到7-8%的增速,但同时贷款增速还是保持12.5%的增速。
摸清银行底数刚刚部署今年压力测试
刘春航:压力测试是比较前瞻性的风险监测预警的工具。压力测试是为了让银行摸清资产配置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这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手段。
压力测试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前者是银行自己组织压力测试,向监管部门报告;后者是监管部门统一组织,会有一致的结果,每年银保监会都会组织压力测试。今年刚刚部署了压力测试,目前还没有相关统计数据反馈。一旦数据出炉,会定期公布压力测试结果。
逾期90天/不良比值去年底已压降到90%以内
刘春航:不良贷款的真实性一直是银行监管者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对银行资产分类的准确性高度关注,这也是我们过去两年来治乱象的工作重点,我们把加强银行准确分类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强准确性。
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不良贷款的比例,从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资产分类准确性,去年底这一数值已经降至90%以内,资产分类准确度不断提高。
将尽量避免新增金融机构出现高风险
肖远企: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比如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中小型保险机构,今后会根据需要继续增加数量。这些机构有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当地、服务社区。对于专业性特色机构,主要从丰富市场主体、满足金融多元化需求的角度来研究。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方面。
对于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处置,我们一直在进行。过去多年,处置了不少风险机构,高风险机构已经变为低风险机构。当然市场是变化的,机构也是变化的,只要是高风险的,我们要快速坚决地压降风险。
各家机构的经营特点是不一样的,肯定会出现分化,这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今后在增加新金融供给的过程中,会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尽量避免新增加的机构出现高风险。
但外部环境是千变万化的,金融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个别机构风险较高也是很正常的。对于高风险机构,我们会采取多种手段来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比如,让好的机构把差的机构进行兼并改造,个别机构可以进行退出试点,当然主要还是兼并重组,按照法治化、市场化手段进行处置。
银行要执行好现有的涉及结构性存款的制度
李文红:原银监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和结构性存款相关的监管制度,从行为监管角度对结构性存款的信息披露、销售等提出了要求。因为结构性存款挂钩衍生产品,此前的衍生品管理办法、杠杆率管理办法等,也涵盖了一些主要要求。理财管理办法又进一步对此进行了规范。
目前我们关注到,有一些结构性存款实际上是“假结构”。有的行权条件是极小概率事件,使得客户能够100%获得收益等。这些假结构设计不符合衍生产品管理规定。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强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推动银行把现有制度执行好,规范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