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央行:贷款核销规模合计6455亿元 同比增幅超过三成

2018-10-26 07: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日前,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645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三成,这是我国银行业加速出清不良资产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除了贷款核销之外,今年以来银行业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上也是动作频频,包括在各大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债权包、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权转让协议等。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逐渐暴露的背景下,不良资产的处置已经日益成为银行的重点工作之一。

北京中会仁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丁会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在季末加速出清不良贷款,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等行业的还款能力下降,而核销则是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的风控器,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进行核销,剥离不良资产,减轻压力,轻装前行。

贷款核销规模同比增长超三成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57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829亿元。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较2017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而在第二季度结束,这一指标进一步上升至1.86%,而这其中农商行的不良率增势最为明显。二季度末,我国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高达4.29%,较一季度末上升1.03个百分点。

不良资产日益暴露的情形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也在进一步发力,贷款核销便是其中重要的处置手段之一。

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9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645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4775亿元,今年同比增幅达35%。

在丁会仁看来,贷款核销本质上还是不良贷款,只是把这笔不良贷款作为损失抵减利润,使银行从帐面上清理掉不良贷款,减少压力,降低不良率水平。这是贷款核销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

他提到:“当前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进行核销,剥离不良资产,减轻压力,轻装前行”

丁会仁同时表示,从当前经济形势和银行财务数据来分析,核销是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的风控器,经过多方面努力还收不到的贷款,赶紧甩包袱,否则放在报表上不仅碍眼而且闹心;从财务数据而言,核销只是让财务报表更好看些,其法理上的债权仍然存在,未来甚至有可能再收回这笔不良贷款。

银行多渠道加速出清不良贷款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很多,如聘请第三方催收、找法律顾问司法诉讼、债务重组、核销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一般俗称“三打”方式,即打包、打折,打官司。

事实上,除了不良贷款核销,今年以来银行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上也是动作频频。

例如,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于10月19日披露一则不良资产转让公告,华夏银行福州分行拟对漳州市国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不良债权资产进行公开转让,债权总额为1083.71万元,挂牌价格为1000万元,首个公告期限截止10月30日。

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于7月16日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厦门龙泉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债权,债权总额为600万元,挂牌价为289万元,仅占债权总额的48%。

除了在各大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不良债权,与资管公司达成项目合作关系的也不在少数。例如,10月22日,安徽达美集团下属子公司合肥申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双方就不良债权、转让价格、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达成一致。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将其债权及相应利息、罚息等全部权益依法转让给受让方,申夏资产成为债权人。

对于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频繁方面,丁会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在季末加速出清不良贷款,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等行业的还款能力下降。在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的情况下,银行过去累积的不良贷款逐渐浮出水面。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一旦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暴露,一般商业银行都将承受极大的压力,所以减少不良贷款成为当前银行化解风险的重要工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