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资平台在A股频频出击,接手上市公司控股权、直接出手买壳。这一动态,正在成为A股市场最新风向标。
上个月,科陆电子控股股东饶陆华将质押股份,以10.34亿元转让给与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平台——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仅历时11天,之后科陆电子在远致投资有限公司帮助下,恢复了上市公司3亿元的授信额度。
到目前为止,科陆电子股价表现稳定,没有再出现大幅下跌。而作为对比,没有国资平台入驻的企业,比如北讯集团在公告面临质押股权的平仓风险之后,股价出现大幅下跌,且没有止步迹象。
显然,对于“无股不押”的A股市场来说,这是一个暧昧的暗示——“凡是有能力请国资入驻的,就抓紧吧”。其实,今年以来,更多上市公司正在为经营业绩而苦苦支撑,而现金流不断萎缩,企业经营投资意愿以及居民消费意愿,都非常虚弱。越来越低的股价,和高质押率下的融资困局,相映成了尴尬,如今“一脱了之”,也不失一种洒脱。
科陆电子成为标杆案例
8月4日,科陆电子控股股东饶陆华与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致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饶陆华将其持有的1.52亿股股份 (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78%)转让给远致投资。8月15日,上述协议转让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已完成。
本次转让股份前,饶陆华质押股份数累计达到6.03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99.25%。为化解平仓风险,饶陆华依靠股权转让,引入具有深圳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加盟,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此举也在一定成程度上成为市场中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标杆案例”。
最近的典型案例是北讯集团。9月10日,北讯集团公告称,公司当天收到控股股东龙跃实业集团所持部分公司股票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龙跃集团持有北讯集团公司股份共计3.8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15%。
数据显示自9月4日以来,北讯集团已经连续7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从18.63元,一路下跌到目前的8.30元。
A股面临“无股不押”
根据中国结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3461只个股涉及股权质押,也就是说几乎所有A股上市公司都参与了股权质押。
其中有762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30%,有385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40%,144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50%,60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60%,16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70%。
根据穆迪8月3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股票质押融资比例超过30%的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的接近四分之一(22%)。穆迪认为,由于今年股市下跌和大量债务到期,未来12个月,将所持上市中国公司股票质押进行融资的大股东面临的再融资风险加大。
另外,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9月12日,市场质押股数6331.26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9.91%,市场质押市值为4.88万亿元。
其中,大股东质押股数5924.45亿股,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比6.98%,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1.32万亿元,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3.05万亿元。
股权质押风险引发监管重视
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已经受到了监管层的重视。
8月2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指出,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整体可控,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创造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帮助市场主体主动化解风险。
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指出,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则表示,质押融资方通常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东,相当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保持对公司的影响力和控制权,一旦出现违约风险,相关股东倾向于与证券公司协商通过补充标的证券及其他质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种方式避免进入处置程序。个别最终进入违约处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规定中关于减持时间、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证券公司往往会协助寻找受让方,通过协议转让、司法拍卖等方式变更股权持有人,真正从二级市场减持的金额非常有限。
显然,在上述方针指引下,随着国资平台进入上市公司股权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动企业在再融资的变化。此前,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在8月底在再融资反馈意见中表示,审核方案时重点关注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股权质押情况,要求公司补充披露质押所获资金用途、是否会导致控制权变更等情况。
随着,国资平台进入上市公司股权,可以有效化解股权质押风险难题,帮助企业补充资金,扩大再生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增质押的融出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036亿元。随着越来越多国资平台进入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金额势必会有所上升。